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630字。

  苍南县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诊断性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6页,五大关卡,共有11小题。满分100分(含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均无效。
  祝你成功!
  书写(3分)
  前言(4分)
  1. 拼音写出汉字。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在课文中发现了许多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人物。史铁生,他虽然全身瘫(huàn)_______,但在母亲逝世后重新振作,好好儿活;海伦·凯勒,她虽然双目失明,但在莎莉文老师的陪伴下重燃对生活的热(chén)_______。牧羊人,他虽然孤独,但因他的慷(kǎi)_____无私为沙漠留下了希望;莫顿·亨特,在父亲的鼓(lì)______下爬下悬崖,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他们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真正的成长。让我们一起接受挑战,勇闯难关吧!
  【答案】    ①. 痪    ②. 忱    ③. 慨    ④. 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瘫痪:tān huàn,神经机能发生障碍,机体部分或全部丧失活动能力。比喻社会事业、生产工作等的停顿。
  热忱:rè chén,指态度:热衷;热诚,热情的、慷慨的。
  慷慨:kāng kǎi,意思是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比喻布施财富和布施智慧。
  鼓励:gǔ lì ,意思是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
  【第一关】理解诗歌意象(13分)
  2. 整理诗歌表格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意象 古诗 感悟“象”中之境 品味“象”中之情
  月 峨眉山月半轮秋,      ①       。——李白《峨眉山月歌》 秋月高悬,陪伴诗人。 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
  ②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月色如霜,萧瑟冷清。 征人思乡之情愈发浓重。
  花 正是江南好风景,       ③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暮春,繁花落尽。 个人身世之悲,慨叹繁华落幕。
  ④      ,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断壁残垣,菊花竞开。 同情战乱之民,渴望和平。
  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        。 融情于景,饱含着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大雁北归,飞过晴空         ⑥        。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宋]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
  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
  窦家园里有莺声。         ⑦        。         ⑧        。
  方法小结 请结合以上表格,概括通过意象解读诗歌情感的方法。
  ⑨                                  
  (1)请将①②③④的诗句补充完整。
  (2)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完成⑤⑥。
  (3)请结合《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的三四两句诗完成⑦⑧。
  (4)请结合以上表格,概括通过意象解读诗歌情感的方法,完成⑨。
  【答案】2. ①影入平羌江水流
  ②回乐烽前沙似雪
  ③落花时节又逢君
  ④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3. ⑤子规啼鸣,哀婉凄切
  ⑥大雁传乡书,传来淡淡的乡思愁绪。   
  4. ⑦黄莺娇啼,愉快惬意
  ⑧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安定、满足之情/对窦家园的喜爱之情,暗示游子在此度过了美好时光。   
  5. ⑨要通过意象解读诗歌情感,首先要寻找诗歌中具体的物象,了解物象的代表内涵,结合意象感悟意象所在的意境,最后将意象和诗歌的整体情感联系起来,从而品味诗人情感。
  【解析】
  【小问1详解】
  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羌、烽、遥、傍”等字容易写错。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
  ⑤“杨花落尽子规啼”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杨花”“子规”是春天独特的景物,首句写“杨花”“子规”,既是写景又点明时令(暮春)。“杨花落尽”,写杨花已不在树枝而是随风飘扬,给人以飘零之感,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鸟的啼叫声是悲切的,有“不如归去”的意思,古人认为其是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