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711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题
九年级语文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因为阅读,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阅读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生命的必须;阅读不是矫揉造作,而是沉静的坚守。我们从《沁园春•雪》中感受到雄奇豪迈的气概,从《乡愁》中感受到一唱三叹的旋律,从《我爱这土地》中感受到至死不渝的深情。人们从阅读中学做人,从那些往哲xián达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崇高的精神。一位学者说得好,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辽阔和宽广,坚韧而顽强,读书也使我们获得温馨、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huá和浮躁。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阅读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生命的必须。()
(2)阅读不是矫揉造作,而是沉静的坚守。()
2.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1)往哲xián()达(2)喧huá()
3. 经典诗文默写。(11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过渡到议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美秦岭景色怡人,野花芬芳,树木茂盛。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使人想起《湖心亭看雪》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刘禹锡虽屡遭贬谪,怀才不遇,依然怀有“①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坚定信念;苏轼虽仕途多舛,与亲人分离,却仍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愿;韩愈虽忠言遇斥,但仍有“欲为圣明除弊事,②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报效之心。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 不盲从各种教条, 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②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③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 、 ,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4.请在第①句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分)
5.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6.在第③句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顺序依次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