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1520字。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所谓媒介素养,即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决策和传播中所必备的意识与处理技能。但是,即便新浪微博开办辟谣账号、腾讯新闻上线较真平台,媒体行业的自我过滤仍旧未能阻止谣言大行其道。显然,加快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开展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正当其时。这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正视和解决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公众教育问题的长久之计。
相较于起步早、投入多的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不成体系,也未能完全进入教学课程体系。随着网络发展深度重塑社会形态,信息驱动下的社会发展的力度和广度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被信息包裹。所以,要尽快补足、补齐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短板和历史欠账。
(摘编自马星宇《谣言乱传呼唤媒介素养教育》)
材料二:
当我们天真地打开脸书(Facebook)给一个朋友发消息时,我们很可能并不会意识到那些正在影响我们思想、观点、行为的力量。如果不具备媒介素养,个体很可能成为那些不诚实、不健康的媒介习惯的牺牲品。当涉及物质财产和个人问题时,人们会懂得隐私的概念,不会轻易告诉他人自己智能手机的密码及支付密码。但是我们还没有明白或意识到,我们在网上做的所有事情都正在被有关平台收集、分析,被用来创建一份非常准确的用户个人资料,然后这份资料将被卖给出价最高
1. 下列关于媒介素养 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媒介素养是指网络时代谣言盛行时,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决策和传播中所必备的意识与处理技能。
B. 正视和解决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公众教育问题的长久之计,是加快提升公众媒介素养,以及开展公众媒介素养教育。
C. 相较于起步早、投入多的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不成体系,也没有被纳入教学课程体系。
D. 家庭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要严格按照权威的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鼓励孩子对媒介信息进行解读和批判。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三显示,父母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时长60分钟以上的占多数,而子女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时长60分钟以下的占多数。
B. 材料三显示,家长和孩子中都有一小部分人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时长超过6小时,可见家长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C. 材料三显示,父母和子女在新媒体端浏览信息时,都较为关注新闻和时政,而子女更偏向于娱乐消遣性的内容。
D. 智能手机是“双刃剑”,孩子自制力差、学习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是使用新媒体造成的。
3. 下列说法中,与媒介素养关系不大的一项是( )
A. 各类假新闻充斥于网络空间,个体极有可能成为其牺牲品。
B. 推特上疯传5G移动网络会传播新冠病毒,有人听信谣言烧了5G信号塔。
C. 在生活中绑定并使用各种软件、APP时,可能泄露个人信息。
D. 不要轻易地把自己智能手机的密码告诉他人,以免上当受骗。
4. 提升家庭媒介素养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四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都是啖指咬舌,连忙退出。
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嬷嬷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