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5290字。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秋初始,年丰时稔,北京文化活动“好戏”连连。学校小记者团开展“文化看北京”主题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新闻眼关注北京文化论坛】
小记者团准备编辑一份北京文化论坛的新闻简报在“校园网”中发布,以下是小睿记者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从书写、用词、标点等方面检查和修改。
9月14日至15日,以“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为主题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办。600多位中外嘉宾跨越山海相聚北京,在精彩纷呈的主论坛和分论坛上,聆听专家学者的真知卓见;在美轮美奂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上,共赴融贯古今、交流中外的奇妙文化之旅;在鹤立鸡群的北京文化地标中,感受北京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在这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盛会上,与会嘉宾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理解来审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论坛期间,嘉宾分四路探访北京。“这里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指着宽阔的水面,与运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高级工程师白文荣说:“以前这也曾是条污染河,连蛤蟆跳水里都得憋口气。”近年来,治污、植绿、清理违建,打出运河治理“组合拳”,雨水、再生水、生态补水,展现运河焕彩新面貌。现如今,这儿已成为了绿色生态带。运河边上,重檐叠角、雕梁画栋的大光楼巍峨耸立,周身遍布精美砖雕的燃灯塔上2248枚铜铃锃亮。探访嘉宾由忠感叹到:“真美呀,大运河!宛若一条时光轴,串联起一处处历史遗存和现代都市风光,形成一幅幅生生不息的运河风景画!
1.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和字形作出判断,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表达的是“卓越的见解”,所以“卓见”书写正确。
B.因为在句中“与”是表示参加的意思,所以应读为“yù”。
C.因为“锃”是形声字,钅是形旁,呈是声旁,所以应读为“chéng”。
D.因为表达的是“从内心发出的最真切感受”,所以“由忠”书写正确。
2.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精彩纷呈
B.美轮美奂
C.鹤立鸡群
D.生生不息
【活动二:采访点揽胜天安门广场】
今年天安门的国庆花篮一亮相,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吸引了小记者们。他们在观赏的同时采访了总设计师蓝海浪叔叔。下面是他们拍的照片和做的采访记录。
小记者:叔叔您好!从2011年开始,①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的巨型大花篮“祝福祖国”,成为了每年国庆期间广场上的一幅绚丽的画卷。与去年(或以往)相比,今年的大花篮有什么变化?
蓝叔叔:今年的国庆大花篮除了选取拥有美好寓意的花卉之外,还首次装上水稻、小麦、小米、黄来、大豆五种农作物,体现了花团锦簇、五谷丰登之意,祝愿我们民族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小记者:萱草花也是首次出现在大花篮上吧?
蓝叔叔:对。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就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②“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今年首次用萱草花来表达对祖国母亲生日的祝福。
小记者:大花篮体积这么庞大,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呢?
蓝叔叔:大花篮里面这些东西的配件,都是由专门的技术团队制作的。③技术人员参照真实五谷原型设计建模,通过3D打印效果对比调整,使用特殊工艺技术放大加工……需要进行很多道工序。
小记者:④一年又一年,您和您的同事设计的国庆花篮,就像一串串脚印,记录着祖国发展的步伐……
3.对于采访记录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理解,小记者们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大花篮的美丽,为天安门广场增添节日喜庆。
B.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萱草花人的情感,表明自古就以此花表达母爱之意。
C.③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层次地介绍了技术人员工作的投入,强调制作的不易。
D.④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设计师们所设计的大花篮之多,意义之重大。
4.欣赏大花篮上“祝福祖国”四个字,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字体匀细,线条圆转流畅,优美而又古雅。
B.字体扁平,笔画一波三折,灵动而又飘逸。
C.字体工整方正,线条横平竖直,给人安稳平和之感。
D.字体古朴典雅,笔画浑厚劲健,给人沉稳大气之感。
【活动三:神来笔撰稿圆明园文物展】
下面是小天记者参加活动后写的消息,大家交流后,发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