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810字。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首先,反英雄缺乏传统的英雄品格。所谓传统的英雄品格,是指从中世纪、17世纪以来的世俗英雄的品格,例如,英气勃勃、执著追求真理的热情,超人的智慧和才能,坚强的生活意志,战胜困难的非凡毅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急公好义的品德等等。20世纪初以来,现代主义思潮中的非道德化倾向改变了作家的社会观和文学观。随着小说主题的非道德化,流氓恶棍和英雄人物一同逐渐退出了作品,道德冲突的传统形式变得模糊不清。英雄是社会的产物,面临着精神危机和心理困境的现代西方难有一个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因而社会的典范难以确立,文学作品只能塑造接近普通人、反传统英雄品格的“反英雄”。
其次,反英雄的自我都是不稳定的、处于分裂状态的。现代派作家认为,现代人面临着异化的困境,人们无法把握自我。根据弗洛伊德学说,每个人都处在本能的要求与现实原则的约束的冲突之中。这些就是现代小说的人物缺乏一个明确的、稳定的统一自我的根本原因。
再次,反英雄处于某种困境之中,往往充当受难者、牺牲品。他们的困境包含外在的和内在的,或者说社会的和心理的两方面。从外在社会方面来说,非英雄或反英雄与周围的环境是不协调的,甚至是对抗的。他们遭受外在力量的压迫和敌视,处于受苦的境遇之中。反英雄较为明确的认识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对立状态,并且力图摆脱困境,争取自身的自由。但是他们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反英雄同环境的冲突使他们的内心生活充满焦虑、不安和痛苦,特别是当他们几经挣扎无法摆脱困境时,就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不管他们对自身的境遇有无明确的认识,实际上他们往往都充当了非理性世界的受难者或牺牲品。
(摘编自赖干坚《反英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重要角色》)
材料二:
海明威式英雄是西方文学中英雄谱系中的别样族类。他们不同于古希腊英雄对于无法逃避的命运的畏惧,也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哈姆雷特式的英雄在思索中延宕了行动的能力,他们生来不会多思想,从不去追究自己不幸命运的根源,他们只凭着本能和直觉同残酷的现实抗衡。海明威式英雄不同于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反英雄”,他们在“英雄死了”的现代文明的暮霭中,仍然坚守着英雄神话的塑造与英雄角色的承诺。他们倍感科技神话、理性秩序、乌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西方缺乏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社会的典范难以确立,是反英雄形象诞生的原因之一。
B.大家处于本能要求与现实原则约束的冲突中,是现代小说人物缺乏稳定统一自我的根本原因。
C.反英雄较为明确的认识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对立状态,力图摆脱困境,但始终无法实现。
D.海明威式英雄的胜利并不体现在物质的得失,而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体现了崇高的悲壮之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主题的非道德化,道德冲突的传统形式变得模糊不清,是反英雄形象诞生的文学背景。
B.无论反英雄角色是否认清自身境遇,他们都充当了非理性世界的受难者或牺牲品。
C.海明威式英雄直面现代文明的暮霭,摆脱了生命的困境,展现了崇高形象。
D.在死亡的控制下反抗死亡,是对死亡的超越,也是海明威式英雄的精神内核之一。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反英雄形象特征的一项是( )(3分)
A.《复活》中心存善念的聂赫留朵夫
B.《大卫•科波菲尔》中努力成长的科波菲尔
C.《哈姆莱特》中决意复仇的哈姆莱特
D.《变形记》中化身甲虫的格里高尔
4.材料二第一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形象与材料一“反英雄”形象的不同之处。(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伊凡•伊里奇之死
[俄]列夫•托尔斯泰
在法院大厦里,当梅尔文斯基案审讯暂停时,法官和检察官都聚集在叶果罗维奇办公室里,谈论着闹得满城风雨的克拉索夫案件。费多尔情绪激动,认为此案不属本院审理范围;叶果罗维奇坚持相反意见;彼得一开始就没加入争论,始终不过问这事,而翻阅着刚送来的《公报》。
“诸位!”他说,“伊凡•伊里奇死了。”
“真的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