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800字。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一个过去的诗人在百年后,甚至千年后,又重新被人认识,又能发生作用,在文学史上是数见不鲜的事。按照情形的不同,有的由于“同”,有的由于“异”:前者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在过去某某诗人的身上发现相同点,引起了共鸣;后者是一个时代正缺乏某某诗人的精神,需要他来补充。这“同”与“异”的两个因素,我们不愿意估计它们价值的高下,但如果我们给它们下一个比喻,那应由于“同”者,有若寻友,由于“异”者,有若求师。
现在我们虚心和杜甫接近,因为无论由于同,或是由于异,我们两方面都需要他。在“同”的方面,我们早已片断地认识杜甫了:当国内频年苦于军阀内战、非战思想最普遍时,《兵车行》一类的诗成为学校中流行的读物;在社会主义思想传到中国的初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则一再被人引用,引用者甚至有的不知道这两句诗的出处。可是抗战以来,无人不直接或间接地尝到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带来的痛苦,这时再打开杜诗来读,因为亲身的体验,自然更能深一层地认识。杜诗里的字字都是真实:写征役之苦,“三吏”“三别”是最被人称道的;写赋敛之繁,《枯棕》《客从》诸诗最为沉痛;“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是流亡者的心境;“安得广厦千万间……”谁读到这里不感到杜甫的博大呢;由于贫富悬殊而产生的不平在“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这两句里写得多么有力;“丧乱死多门”,是一个缺乏组织力的民族在战时所遭逢的必然的命运。这还不够,命运还使杜甫曾陷入贼中,因此而产生了《悲陈陶》《悲青坂》《春望》诸诗,这正是沦陷区里人民的血泪,同时他又替我们想象出,一旦胜利了,那些被敌人摧残过的人民必定快乐得“家家卖钗钏,只待献春醪”。
我们读这些名诗与名句,觉得杜甫不只是唐代人民的喉舌,并且好像也是我们现代人民的喉舌。同时我们也惊心地看到,中国的文化在这一千多年内实在陷入一种停滞的状态,这中间尽管有过两宋的理学、清初的汉学、晚明的所谓性灵文学,而这些与一般的人民是不相干的,一遇变乱,人民所蒙受的痛苦与杜甫的时代并没有多少不同。由于这些“同”,我们需要杜甫,有如需要一个朋友替我们陈述痛苦一般。但是如果我们不止于此,再往下想一想,为什么与杜甫同时而又与杜甫同享盛名的李白与王维就不能这样替我们说话,他们不是同样经过天宝之乱吗?这样一问,杜甫就不只限于是我们的朋友了,他对于我们已经取得了师的地位。在这一点上,也许我们更需要他。
(摘编自冯至《杜甫和我们的时代》)
材料二:
杜诗就更不用说了。早如人们所指出,李白是“放浪纵恣,摆去拘束”,而杜甫则“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元稹),“独唐杜工部如周公制作,后世莫能拟议”(敖器之),“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后山诗话》),“盛唐句法浑涵,如两汉之诗,不可以一字求;至老杜而后,句中有奇字为眼,才有此句法”“参其格调,实与盛唐大别,其能荟萃前人在此,滥觞后世亦在此”(胡应麟《诗薮》)。这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位诗人能够在千百年后重新被人认识,有“同”或“异”的原因,而杜甫身上既有与时代精神的相同点,也有时代所缺乏的精神。
B.杜甫经历了各种苦难,他的诗歌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而李白和王维没有经历太多苦难,他们的诗歌不能反映现实。
C.杜甫诗歌在句式、格律等方面有独特之处,其诗歌的规范和楷模地位得到广泛认可,学杜诗成为人们提升诗歌水平的重要途径。
D.七律形式是人们最喜爱、最常运用的诗体,虽然它规范严整,但却并不影响诗歌词句的创作与风格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杜甫诗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既写征役之苦、赋敛之繁,还表达了对贫富悬殊的不满及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B.与两宋理学、晚明性灵文学、清初汉学等相比,杜甫的诗歌与一般人民的联系更为紧密。
C.胡应麟《诗薮》指出了杜甫诗歌开创了新的句法,后世在创作诗歌时大多模仿杜诗。
D.杜诗风格较为单一,以沉郁顿挫为主,在情感表达方面不如其他诗人那样丰富多变。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杜甫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B.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D.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4.两则材料在谈杜甫诗歌的价值与意义时使用了什么相同的论证方法?试举出一种并分析。
5.杜甫《登高》一诗受到历代名家的赞赏,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登高》的艺术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云初记①(节选)
孙犁
春儿背上花枪,走在街上,吹着笛子集合新成立起来的妇女自卫队。在子午镇,人们听见了妇女们保卫祖国的第一声口令,这口令由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春儿喊出来。
男人们看见她们那乱脚步,起初觉得好笑,可是立时就想到那命运里共同的要求,这行动里的严肃的性质,他们也跑着去集合,说不能落在女子的后面。有很多工作,是男人带动女人,在有些地方,是女人走在前头男人们才跟上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