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190字。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一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子罕》)
(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6)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7)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人对水的描写很多,如《次北固山下》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青山翠绿、碧波荡漾的景象:《峨眉山月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流动。
【答案】 ①. 秋风萧瑟 ②.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③. 不义而富且贵 ④. 人不堪其忧 ⑤.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⑥. 博学而笃志 ⑦. 客路青山外 ⑧. 行舟绿水前 ⑨. 峨眉山月半轮秋 ⑩. 影入平羌江水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萧瑟、随君、夜郎西、不义、不堪、其忧、落花、逢、博学、笃志、行舟、峨眉、半轮、平羌、”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请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勤于思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寓居济南的老舍描写了一个温晴而(甲)(cí)善的冬天,从中可见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瘫痪(A)的史铁生回忆起母亲在秋日里的种种往事,心中满是无言的愧疚;面对散步时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的父亲,深感家庭的重要责任在肩;坎(B)坷人生,冰心以莲叶喻母爱,认为只有母亲荫蔽(乙)(bì),才能茁壮成长。语言是情感表达的外衣,人们心绪的流动才是文辞之间最打动人心。在初中的语文学习历程中,让我们一起挖掘作者们的思想抒发,走进文学大家们的内心世界吧!
(1)根据文意,为A、B两处的加点字注音,用正楷在甲、乙两处写上正确的汉字。
A
B
甲
乙
(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在横线③处填写上一个最合适的成语。
(3)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中“温晴”“心绪”“挖掘”“我们”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动词、代词。
B. 语段划线句的后半句“人们心绪的流动才是文辞之间最打动人心”缺少宾语。
C. 汉语中词有贬义词、褒义词、中性词,如以上语段中的“慈善”属于中性词。
D. 整体而言,以上语段强调了思考与学习,情感表达与文字运用的紧密结合。
【答案】(1)A.huàn B.kǎn 甲.慈 乙.蔽
(2)各得其所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读音和写法。
瘫痪:tān huàn,神经机能发生障碍,机体部分或全部丧失活动能力。
坎坷:kǎn kě。不平,路面不平,或阻碍发展的困难。
慈善:cí shàn,意思是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荫蔽:yīn bì,(枝叶)遮蔽;隐蔽。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理解使用。
各得其所,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下》,原意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满足,后来逐渐演变为指每个人或事物都能得到恰当的安排或位置。
故横线③处填写上一个最合适的成语是:各得其所。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相关语法知识及对内容的理解。
B.“……以上语段中的‘慈善’属于中性词”表述错误。“慈善”意为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语段中的“慈善”用于描写冬天,属于褒义词,不是中性词。
故选B。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之下,亲近、融入自然是一种回归本真、寻求心灵慰藉的生活方式。
B. 《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各领域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 老作家王蒙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的激情,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与创造力。
D. 中华民族具有强烈 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B.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
C.搭配不当,“晚年”与“精力充沛……激情”不搭配。可改为“晚年的老作家王蒙先生”;
D.语序不当,“自强、复兴和独立”应调整为“独立、自强和复兴”;
故选A。
二、阅读。( 分)
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