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960字。
南京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月考
高一语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考试范围: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千百年来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即其生产的物质文明成果遍布人类生活以及审美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精神文明层面形成了以内涵丰富的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劳动精神。人民创造历史从根本上看是劳动创造历史。人类在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中不断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技能,从而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推动历史进步。中国梦的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都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人民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自我。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同时也为个人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和空间。一个人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可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才可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褒奖。与此同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目标而产生的幸福感和愉悦感,会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激情,从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更为丰富的财富。工匠精神首先就是热爱劳动、专注劳动、以劳动为荣的精神。在劳动中体验和升华人生意义与价值,是工匠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工匠精神是对职业劳动的奉献精神。几千年来从事技艺劳动的各种工匠,其社会地位并不高,然而千百年来工匠以业维生,并以技艺为立身之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创造了灿烂的工匠文化。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在实干中增长技艺与才能。发扬工匠精神,就要增强我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光荣,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无论是三峡大坝、高铁动车,还是航天飞船,都凝聚了现代工匠的心血和智慧。
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重细节、追求完美是工匠精神的关键要素。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工匠制造了无数精美的工艺品。如历代精美的陶瓷以及玉器。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国工匠重细节、追求完美的体现。现代机械工业尤其是智能工业对细节和精度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细节和精度决定成败。对细节与精度的准确把握,是长期工艺实践和训练的结果,通过训练将其培养成为习惯、成为品格,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功夫”一词,不仅指武功,而且也指各种工匠所应具有的习惯性能力。功夫是长期苦练得来的。不下一定的苦功,不可能出细活。工匠从细处见大,在细节上的追求没有终点。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是提升我国制造品质与水平的重要环节。
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一个民族的创新离不开技艺的创新。在现代工业条件下,对工匠技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像传统工匠那样,只是从师傅那里学得技艺,然后保持和发扬祖传工艺技法。现代机械制造尤其是现代智能制造,对工匠技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难度和精度要求,工匠不仅要有娴熟的技能,而且要有技术创新。创新是对现有的生产技艺的大胆革新,能给行业技艺带来突破性贡献,促进生产技艺水平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需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需要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庞大产业工人队伍,为社会经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它来源于劳动实践,分布广泛,既包含物质层面的成果,也有精神层面的成果,是工匠文化的核心。
B. 几千年来,工匠们以业维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的工匠文化。
C. 秉承劳动崇高、劳动光荣的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因此发扬工匠精神就要爱岗敬业。
D. 现代机械工业对技艺的难度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工匠们摒弃师徒代代相传的方式,在自己的技艺领域进行创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劳动为个人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和空间,只要诚实劳动,就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并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B. 工匠们要下一定的苦功夫,进行长期的工艺实践和训练,使自己对细节与精度的把握变成习惯,以适应现代工业的要求。
C. 某企业要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可重点从完善工匠政策、提高待遇、做好宣传等方面入手,提高员工们的积极性。
D. 在讲述“工匠故事”时,要体现劳动之美、精神之美和时代之美,将“工匠故事”融入教育过程,去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庖丁训练多年解牛数千,其技法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达到“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的境界。
B. 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C. 李万君独创一枪三焊新方法,焊出了世界新标准,实现了我国动车组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
D. 2015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教育片《大国工匠》,该片讲述了大国工匠的动人故事,使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 工匠精神对社会和国家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A.“既包含物质层面的成果,也有精神层面的成果”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可知是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既包含物质层面的成果,也有精神层面的成果”;
B.“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错误,材料一只是说“几千年来从事技艺劳动的各种工匠……工匠文化”,并没有说工匠“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D.“摒弃师徒代代相传的方式”曲解文意,材料一说的是“不仅仅是像传统工匠那样,只是从师傅那里学得技艺,然后保持和发扬祖传工艺技法”,是“不仅仅”,不是“摒弃”。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绝墨
谈歌
民国三年冬月,保定下了第一场大雪。“飞云酒楼”老板侯洪志让伙计去请城内几位丹青高手来酒楼品酒论画。
十几个丹青高手先后踏雪赶来,众人就在楼上饮酒论画。洪志乘兴涂抹出几枝梅花,众人齐声喝彩。洪志得意,唱了一段二黄原板,高亢响亮。一曲唱罢,楼下有人喝彩。洪志探头一看,是个黄脸汉子,就请他上楼叙话。
黄脸汉子朝洪志一拱手:“老板果然好唱家,可否乘兴再唱一曲?”洪志笑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