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340字。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所在的班级举办“雾灵山一日游”主题活动。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们进到雾灵山南山门,从景区步道徒步进入十八潭,向仙人塔景点探幽,边走边饱览这迷人的美景。置身其中,峡谷壁立,沟壑纵横,石径萦回,溪流潺潺。放眼望去,即使是绿色,也纷纷显出浓淡不同的色彩和层次,以渐次高度的不同,山下阔叶林的翠绿,半山腰的桦树林和落叶松已呈现金黄,山杨、五角枫和蒙古栎等,一层层地变黄、变红、变紫。行进在甲(繁华/茂盛)的密林中,仿佛置身于色彩(bān lán)间。耀眼的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绿的苍翠,黄的金黄,红的彤艳,紫的姹紫。我忽然觉得,即使是画家的画笔,也不见得能够临摹出如此的绚丽多彩吧□
登峰俯瞰,云海波涛,烟雾(mí màn),手可触云。近处,只见片片红枫微微起伏,不知名的串串鲜红小果,点点簇簇地镶嵌在峰岭层叠之间,恰似碧波上漂浮的红帆,又似蓝天下飘荡的朵朵霞云。这时候的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顾不得再说笑了,即刻纷纷被眼前这层林尽染和光彩夺目的乙(妩媚/妖艳)景色吸引住,并深深地陶醉在其中。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bān lán) ②(mí màn)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沟壑纵横(héng) 绚丽多彩(xuàn)
B.沟壑纵横(hèng) 绚丽多彩(xuán)
C.沟壑纵横(héng) 绚丽多彩(xuán)
D.沟壑纵横(hèng) 绚丽多彩(xuàn)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 乙:
(4)有同学读到“向仙人塔景点探幽”时,思考“探幽”的意思。结合语境推测,“探幽”的意思应该是(①寻找僻静之地 ②探索未开发的隐蔽之处 ③探寻胜境)。(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
(5)请将作者的游览路线补充完整。
雾灵山南山门→①→②→雾灵山山顶
2.请阅读上面的文段后回答问题。
(1)在文段中的□处,标注恰当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顿号 问号
B.句号 问号
C.冒号 叹号
D.分号 叹号
(2)有同学认为画波浪线的句子比较巧妙,妙在何处?请说出理由。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3.九年级(1)班准备举行一次古诗词研读活动,请补全本次活动开场白。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雾凇沆砀,①,上下一白”,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隐含了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稊米”的深沉感慨;“云横秦岭家何在?②”道尽了英雄失路的悲慨之情;“③,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于象征手法中道出了自己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衔远山,④,浩浩汤汤,⑤”于洞庭水的波澜壮阔中流露出诗人旷达的心境;“起舞弄清影,⑥”则表达了苏轼虽然孤寂,但也充满了对人间烟火的热爱。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习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时,小冀同学查找了一些资料。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祖籍在襄阳,他曾在杜陵附近居住过一段时间,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杜甫客居秦州。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唐隶宗乾元二年(759)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
资
料
夹 资料一:
[甲]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选自杜甫《登岳阳楼》)
[乙]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选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有删改)
[丙]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选自杜甫《客亭》)
资料二:
天寒雁声急,岁晓客程遥。
(选自《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资料三:
甫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庭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推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
(选自《新唐书本传》,有删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