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31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120分钟120分)
说明: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用蓝、黑色墨水或蓝、黑色笔芯圆珠笔在试卷答题纸上答题。
3.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卷面整洁。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15分)
1.在“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小语代表小组发言,请阅读下面语段,和他一起完成任务。(8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宏大的英雄气概,不如说是一种fù rú jiē zhī的、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一代代有志之士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浪潮中,用他们_______(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的情怀点缀着亘古绵延的历史长河。经过亿万次锤炼的民族精神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气冲霄汉。过去,中华民族就是英雄的民族,中华儿女( )是用热血谱写了新时代的英雄篇章。现在,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与时代同行,他们把这个世界变得wǔ cǎi bān lán,他们也被时代映照得熠熠生辉。今天我代表新时代青少年郑重承诺:( )祖国需要,我们一直( )在。
(1) 根据上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fù rú jiē zhī______________ wǔ cǎi bān lán______________
(2) 给上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锲而不舍_____ 亘古_____
(3)给文段中的括号内补充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更 只要 都 B.更 既 也
C.更 倘若 就 D.更 只要 就
(4)根据文段中括号内的注释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 )。(1分)
A.悲天悯人 B.深恶痛绝 C.忧心忡忡 D.以身作则
(5)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病句,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任务。(5分)
材料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材料二: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
(1) 参考材料一,说说你对“孝”的理解(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材料二,从对待父母和对待自己两个角度说说该如何行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准备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标语,上联已给出,你能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搭配好组成下联吗?(2分)
风尚好 国泰民安 孝亲敬老 脸上开 敬老如花 岁月新
上联:孝心似籽心里种
下联:______________
3.关于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这副民居对联,“百眼清泉四季诗”是上联,“一湖碧水千秋画”是下联。
C.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字务观,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卖油翁》。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儿女情怀。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60分)
二、古诗阅读。(17分)
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激发人生思考。读一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①______________!”让我们领悟到时空亘古不变而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读一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人借“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让我们有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思考;读一读陆游的《游山西村》,“④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有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