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890字。

  甘肃省兰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6单元。
  5. 难度系数:0.7。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石板岭骑行,只见林木参差,色彩绚烂,一蓬蓬野菊花在田埂【甲】路边竞相绽放。俯瞰脚下,那山腰的梯田,泛起层层金色的麦浪;那溪水羞怯地蜷伏在山涧,脉脉流淌;那卧在山脚下的几户乡村小院,宁静而安(xiáng)。不经意间,抬头仰望,碧霄清透,令人晕眩。
  穿过隘口,迎面扑来了一片火红的柿子林。那一盏盏高挂的红色灯笼,恰似秋天点燃的丰硕的光华,在这色彩斑(lán)的季节里尽情燃烧!它们似一团火,给秋献上炽热的感情【乙】它们似一抹霞,给秋涂上金色的华彩。秋天的山村,因它们而神采奕奕,因它们而诗意盎然。“秋去冬来万物休,唯有柿树挂灯笼”,不知道这是谁的诗句,却把柿子点亮在这静下来的季节里。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安xiáng  (       ) (2)斑lán  (      )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参(A.cēn  B.cān)     (2)蜷(A.quán B.juǎn)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甲]处顿号 [乙]处叹号     B.[甲]处逗号 [乙]处叹号
  C.【甲]处逗号 [乙]处分号     D.[甲]处顿号 [乙]处分号
  【答案】
  1.(1)详  (2)斓  2.(1)A  (2)A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字形。详——安详,注意区分祥。斓——斑斓,注意区分澜。
  2.本题考查字音。参:多音字:两种读音要掌握:cān shēn。蜷:quán,易错字,形声字辨识。
  3.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对顿号、逗号、分号等表示停顿和句子对称关系的运用。
  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古代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语非常丰富,如“日中”表示正午时分,“俄而”“少时”“顷刻”都表示一会儿时间,“久之”表示时间长了。
  B.大雄四十岁了,正值而立之年;儿子小雄刚读初中,正是豆蔻年华;二胎雄咪出生不久,尚在襁褓之中;而父亲老雄早已退休,年近古稀。
  C.《猫》的作者是郑振铎,笔名西谛,他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
  D.《狼》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大雁归来》的作者是美国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
  5.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                   ,而顷刻两毙,                   ?                   。
  (2)                   _,思而不学则殆。
  (3)《诫子书》中阐述过度想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
  (4)中国古代诗人普遍有"悲秋”的情怀。李商隐在巴蜀羁旅中,想象着“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团聚情景;谭嗣同途经潼关,感慨“终古高云簇此城,                                     
  "的壮阔辽远。刘禹锡更是一反常态,弃陈推新,写下“                   ,           
  ”的崭新观点,气势不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