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60+2650+407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周测(一)
  一、理解性默写(本题共5小题,10分)(本大题共1小题)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解答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                 ”的效果。
  2.《〈论语〉十二章》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表达的意思相似并成为后世儒生修身养德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                 ”。
  3.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
  4.《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
  5.《大学之道》中“                 ,                 ”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古代那些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的人,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二、写作(60分)(本大题共1小题)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鲁庄公十年》
  请以这三段材料中的“远”作为话题,在理解分析材料中的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象,思考这一话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字。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周测(二)
  一、理解性默写(本题共10小题,20分)(本大题共1小题)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除了不应追求物质享受外,还需要“                 ,                 ”,才称得上好学。
  2.《小窗幽记》中说:“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                 ,                 ”。
  3.《大学之道》中,用“                 ,                 ”两句指出家庭经营有序是治理好国家与天下的重要基础。
  4.《大学之道》中“                 ,                 ”两句指出,要先有对事物的深刻认识,才能在主体内心树立真正修己的诚意。
  5.《大学之道》中,写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的句子是:“                 ,                 。”
  6.《〈老子〉四章》中,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屋室等日常事物,得出“                 ,                 ”的结论。
  7.《〈老子〉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                 ,                 ”。
  8.《〈老子〉四章》中,告诉我们不失去为人之根本的人能长久,死而不朽的人能长寿的句子是“                 ,                 ”。
  9.《〈老子〉四章》中,以高台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                 ,                 ”。
  10.《〈老子〉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                 ,                 ”。
  二、写作(60分)(本大题共1小题)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立身特别注重“己”“人”的关系。《论语》中有“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的说法;《中庸》中也有“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周测(三)
  一、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18分)(本大题共4小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      克:约束           企者不立            企:踮起脚
  B.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运:运转,转动
  C.未成一篑          篑:盛土的竹筐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
  D.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家:卿大夫的封地
  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B.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有《论语》《孟子》《大学》《春秋》,“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中庸》。
  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
  D.《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修身上力求性命双修。
  3.下列对本课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八佾:佾,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
  B.“四书”是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教科书。南宋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来。
  C.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前者主张“爱”没有等级差别,后者强调“亲亲”“尊尊”的等级差别。
  D.周朝时期,周天子分给诸侯的地方,叫作“国”;诸侯封给大夫的地方,叫作“家”,也就是“采邑”;而周天子的辖区一般叫“天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对于孔子所讲的“仁”,要从孔子所处的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