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5630字,答案扫描。
九年级语文卷三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胸怀诗意,踏歌而行,面对平凡生活里的起起伏伏,我们要有李白“ , ”(《行路难》)的乐观与自信;要有刘禹锡“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的智慧与哲思;要有范仲淹“ , ”(《岳阳楼记》)的豁达与胸襟,才能真正拥有诗意的力量。
(2)自然的风景也是文人心灵的风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绘了琅琊山的朝暮之变:“ ,_________”;温庭筠在《商山早行》的尾联中描绘了梦中故乡之景:“ ,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12分)
【甲】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 bèng 出鲜血来。
【乙】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é虎来。 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 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 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揪( ) 住 bèng( )出 白é( )虎 颌( )下
(2)分别写出武松和李逵的绰号。(2分)
(3)这两段文字是《水浒传》中两个精彩的打虎故事,试从起因、结果及人物特点等角度分析它 们的不同。(6分)
3.复兴学校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九年级(1)班的李华想邀请学校文学社的王老师来班级就如何阅读古典小说作专题讲座。 请你以李华的身份向王老师发出邀请。(3分)
(2)右边两幅图片中的文字是电视剧的片头题字,你更喜欢 哪一种?请结合字体特点和名著内容说出理由。(4分)
(3)李华将在活动中作主题发言,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
的部分内容,请帮他补充、修改。(6分)
每部小说,都是语言构筑的一个独立世界。
甲 乙
【甲】 这个世界是模拟现实,还是完全虚构,都是一个独立世界。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只能生活在一个世界里,而读小说时,【乙】可以把许多世界像浏览器窗口一样 轻松地排成一列去感受。
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阅读《红楼梦》,我们能知道古代社会的凄凉与悲伤;阅读 《西游记》,我们可以感受唐僧师徒历经的艰难困苦;阅读《三国演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