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30字。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阅读知识+练习题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作品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共10篇文章。在文中,作者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主题思想】
本书以简洁舒缓的文字叙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艺术特色】
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等情节,将其渴望幸福、期待祝福的情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融合,以议论为中心,穿插童年的生活经历,讽刺和批判旧社会。
对比和反讽手法的巧妙运用,如《五猖会》中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抗和批判。
【主题分类】
1、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以议论为中心,穿插童年的生活经历,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
2、侧重记事一一记叙鲁迅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表达对旧日美好生活的眷恋,也有对旧礼教的批判。 《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
3、侧重写人挖掘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篇目梳理】
一、批判类(讽刺和批判丑恶现象)
1、《狗•猫•鼠》
典型故事情节:
①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讽刺了竖着“公理”“正义”旗帜的人的卑劣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们交配时的嗥叫,令人心烦。②追溯童年,交代了“仇猫”的原因:作者认为它吃了自己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得知隐鼠其实是被长妈妈踩死的但“我”和猫的感情始终没有融合,况且它确实伤害了兔的儿女们。最后作者批判了“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
描写对象及性格特点:
狗:①象征“多管闲事”的或者说是不愿与“猫”作对的人;②象征与“猫”打了擂台,和“猫”争抢压迫群众权利的人
猫:①象征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有时又是一副媚态的暴虐者;②象征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鼠:象征遭到压迫和剥削、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主题:
表明了作者同情弱小者和憎恶暴虐者的态度;对当时社会上纵容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