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941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在其它地方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每小题3分, 共4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小题。
先秦儒家思想奠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周游列国,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宣扬儒家精神,晚年回到鲁国笔耕不辍地整理古籍、教育士人,为文化传承做出巨大贡献。这种弦歌不辍、()的精神深深植根于民族的记忆,成为民族精神的( )。《周易》中言“ 甲 ”,呼吁人们以积极进取、明朗刚健的姿态,坚持不懈地追求高远的理想; 《论语》中言“ 乙 ”,强调人当志存高远,且对“仁”之大道的追求永不止息。。
先秦儒家思想奠基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民本追求。虽然儒家思想讲究封建等级制度,但是其“安民”“保民”的思想在客观上加强了民本思想的长远发展。《论语》中对修身做出了不同维度的要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强调君子提高自身修养的终极目标,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孟子更是提倡“ 丙 ”,为黎民百姓发出了最响亮的( )的呼喊; 荀子言“ 丁 ”。他们把重民、安民的种子埋在治国者心中,在后世结出民本思想的累累硕果。
1. 依次填入文中( )中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薪火相传 底色 振聋发聩
B. 一脉相承 底色 振聋发聩
C. 薪火相传 本色 震耳欲聋
高二年级语文 第1页(共10页)
D. 一脉相承 本色 震耳欲聋
2. 下列语句应填入首段末尾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力量所在,磅礴向上的奋斗进取精神,让中华民族历经忧患的风雨、饱尝沧桑巨变仍屹立不倒。
B. 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力量所在:磅礴向上的奋斗进取精神,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忧患、饱尝沧桑巨变仍屹立不倒。
C. 这种磅礴向上的奋斗进取精神,让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忧患、饱尝沧桑巨变仍屹立不倒,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力量所在。
B. 这种磅礴向上的奋斗进取精神,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忧患、饱尝沧桑巨变仍屹立不倒,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力量所在。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儒家思想虽然讲究封建等级制度,但是客观上其“安民”“保民”的思想促进了民本思想的长远发展。
B. 虽然儒家思想讲究封建等级制度,但是其“安民” “保民”的思想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本思想的长远发展。
C. 虽然儒家思想讲究封建等级制度,但是在客观上从长远看,其“安民”开保民考的思想加强了民本思想的发展。
D. 儒家思想虽然讲究封建等级制度,但是“安民”“保民”的思想在客观上加强了民本思想的长远发展。
4. 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对应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A. ②①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高二年级语文 第2页(共10页)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自是者不彰相得益彰B. 自矜者不长 自矜功伐
C. 迩之事父 闻名遐迩 D. 天下归仁焉 返璞归真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恕”乎! 其坚不能自举也 B.人而不仁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为之于未有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D.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