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620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中段考语文试卷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礼、乐是中华文化一对古老的范畴,源于先人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方式,后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实践探索,成为古代中国公共生活秩序与社会生活的根基,继而逐步发展为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并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儒家礼乐文化主张通过礼仪规范形成社会秩序,并以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疏导民情、教化民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礼乐文化在不同时代发展中彰显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理念,由此诠释了儒家礼乐文化的恒常价值。
  ②儒家的“礼”强调修身,修身需规范,规范则需承受相应的不适和痛苦。如何让修身的过程充满自觉和持久,这需要“仁、乐”的感染和激发,如孟子所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由此可见,以“仁义”为核心的音乐可以起到深刻且持久的教化作用。观及儒家的“礼乐文化”,归根于在“仁”的加持下,将“礼乐”上升为一种道德意趣,更好地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在儒家看来,人不仅要秉持对“仁义”品性的追求,以“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品格涵养自我性情,更要强化自身的社会角色意识,以“杀身成仁”般的责任意识、“仁以为己任”的坚定意识,践行礼仪规范和道德操守,保障社会发展秩序、引领社会道德发展。因此,与其依据礼乐文化践行与时偕行的社会责任,毋宁借助其内部蕴藏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加强对主体深层次责任感的培育,从而凝聚道德共识,激发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③儒家礼乐文化关注人的现实存在方式,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之下,需要以礼乐文化独有的人文精神和超越理想构建主体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要传承古人的家国情怀,以坚定的理想之志,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领社会健康风尚,勇担社会之责,推动社会文明的持续建设;另一方面,要挖掘利用礼乐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自觉传承和发扬华夏民族特有的价值追求、行为伦理等优秀文化基因。让礼乐文化的现代建构不仅立于礼、融于仁、归于德、成于乐,更要增加“礼乐文化”的话语空间,将其合理嵌入文明社会创建、社会治理创新等生活各方面,发掘两者交融下新的时代力量。
  (摘编自郭庆《儒家礼乐文化的现代转型》)
  材料二:
  ①礼乐文化兴于三代。“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从《周礼》《仪礼》《礼记》的相互印证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周时期以五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礼乐文化逐渐成为古代中国国家意志的体现,在不同时代发展中彰显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当今社会也应对其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B.以礼乐文化独有的人文精神和超越理想构建主体的社会责任,将礼乐文化与文明社会创建相结合,有助于实现儒家礼乐文化的现代转型。
  C.周公对礼乐文化的整合使礼乐获得了统一的形制,但三代礼乐在春秋时期地位尽失,孔子进而提出了内仁外礼的伦理模式。
  D.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沿袭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首次制定了礼乐在天人关系、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理想人格等方方面面蕴含的普遍原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仁”的加持下,“礼乐”可以更好地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以“仁义”为核心的音乐也可以起到深刻且持久的教化作用。
  B.借助礼乐文化内部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加强对主体深层次责任感的培育,有利于激发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C.西周时期拥有上下相安、万民和谐的社会景象,原因是当时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已经非常完备。
  D.朝聘、乡射、冠、笄、婚、丧乃至揖让进退、洒扫庭院都有礼可循,是礼乐文化生活化、世俗化的体现。
  3.下列选项能体现“礼乐文化的现代转型”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的礼制,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具有服从、统一、强制等特点,有很多繁文缛节,如见面、告别时要“三请三辞”。
  B.《广雅》记载:“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据传,它选择上等桐木作为材料,而且有尺寸规制要求。
  C.1978年从随州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D.一些社区工作者组织举办关于礼乐文化的讲座和礼仪教育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邻里关系,打造和谐社区。
  4.材料二画横线处分别引用了孔子及朱熹的话,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将礼乐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