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90字。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一般来说,律诗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C.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以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从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D.《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小说,以文学的手法讲故事,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塑造了一群勇于创新的航天人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
2.州州整理的文学作品,有一项说法不完全正确,请选出来( )
A.童话寓言故事常常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揭示主旨。《皇帝的新装》借助想象讲述了一个皇帝因受骗上当而裸体游行的故事,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病状;《赫尔墨斯与雕像者》通过想象讲述了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的人。
B.不同笔法的民俗风情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回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使用“几回回”“白羊肚手巾”“白生生”等口语展现了浓浓的陕北风情。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散文化的语言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震撼人心的力量,展现高原人民粗犷、豪迈的性格。
C.文言佳作每每蕴含着家国之情。《唐雎不辱使命》写唐雎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保全国家的故事,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表达自己以身许国的思想。
D.小说作品采用烘托渲染的艺术手法,可以使主题更加真切感人。《故乡》通过闰土的少年与中年的对比,表现了在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下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隔膜;《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庸俗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
3.下列关于《浪淘沙》(其一)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汹涌气势。
B.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展开了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C.“如今直上银河去”说明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传说中的银河。
D.“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诗人要和家人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看,“奋不顾身”“大公无私”“见义勇为”属于褒义词,“贪生怕死”“损人利己”“见利忘义”是贬义词。
B.“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这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C.神话是远古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内容丰富,多用联想和想象,表达远古人们与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