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040字,答案扫描。
2024年12月
2024年秋季高2023级12月月考语文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把抓起的沙子,约有一万粒,比我们在晴朗夜晚裸眼所见的星星更多。但能被看见的繁星,只是距离地球最近恒星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宇宙宽广无垠:宇宙中的恒星总量,比地球上所有沙滩的沙子加起来还要多。
古代天文学家总想从星辰的排列组合中解读出深意,但星座不过是一组组随机散落的恒星。有些星辰闪亮,可能因为离地球较近,另一些黯淡的星辰其实异常耀眼,然而太过遥远。我们和群星间隔着惊人的距离,所以不管你走到地球的哪个角落,星座看起来都一个样。从俄罗斯一直走到美国,夜空不会变化。从天文学的尺度来说,俄罗斯和美国是同一个地方。在地球上进行小小的位移,是看不出星座的立体结构的。想换个角度看星座,我们至少得旅行到几光年外——这是恒星间的平均距离,而一光年差不多有十万亿千米。如此一来,星图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有的恒星会离开某个星座,有的则会进入某个星座。星空将呈现迥异的面貌。
到目前为止,人类的技术还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星际旅行,在可见的将来恐怕也不行。不过计算机能够为邻近星系做出三维模型,让我们来一场短途旅行——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绕着北斗七星走上一遭,星座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随着视角改变,我们会看到星座完全扭曲成了另一个形状。所以外星居民所见的星座,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大相径庭。
星座不只随空间,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待得够久,就会看到有时候恒星凑成星团,成群结队地移动;或是一颗孤零零的恒星抛下它的同伴独自远行;从长远来看,旧星座终将消失,新星座不断诞生。一些偶然的情况下,双星系统中的一颗发生爆炸,伴星不再受到它引力的束缚,会保持着原有的速度一头冲入深空,犹如弹射出的弹丸。群星也会诞生、演化、死亡。只要有耐心,我们就能看到新的星星出现,老的星星消失,天空的图案逐渐扭曲变化。
甚至人类短短的百万年历史中,星座就已经发生了变化。电脑不但能使人在空间中旅行,也能带人穿越时间。反推恒星的运动,会发现一百万年前那北斗七星更像一支长矛,和今天完全不一样。如果乘坐时间机器去往某个未知的年代,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观察群星来推断时间的。同理,计算机模拟也能推演未来。如图为狮子座今天的模样(左图),和它一百万年后在地球
第 1 页 共 8 页
上看起来的样子(右图)。
空间和时间彼此交织。不回溯时间,就看不见空间。光的速度很快,然而宇宙如此辽阔,群星相隔甚远。太阳和银心相距3万光年。银河系和最近的旋涡星系M1——它也在仙女座——隔了200万光年。我们今天看到的光子离开M31时,地球上连第一个人都没有出现。而从地球到最遥远的类星体,有80或100亿光年的距离。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类星体,是它们远在地球甚至银河系形成之前的样子。
光速的局限不只体现在太空中,但只有天体间才离得够远,才足够体现光的速度。如果你的朋友在房间另一头,和你相隔3米,你看到的也不是“现在”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在地球上看星辰,星辰离地球越近,看起来就一定会越闪亮;星辰离地球越远,看起 来就越黯淡。
B.离开地球表面看星座与在地球上看星座,人们看到的星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星空也会呈 现迥异的面貌。
C.虽然当下人类的技术还不足以实现星际旅行,但是计算机可以带领人们跨越星际的空间, 甚至穿越时间。
D.文章写两台“旅行者号”航天器按照当下速度需要4万年后才能抵达比邻星,是为了突出 它的速度很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今天看到的光子在离开M31时,地球上尚未出现人类,旨在说明星系形成之久。
B.文章的语言既生动又严谨,“一头冲入深空”等语句生动形象,“约有”等用词严谨。
第 2 页 共 8 页
C.文章通过海滩的沙子及房间中的朋友等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使科学的呈现浅显易懂。
D.文中多次用“我们”,传递出包括读者与作者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是宇宙中一员的意味。3.图示为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七星的连线图,图①—④为北斗七星空间或时间改变后图形的 变化,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 斗七星
B.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 斗七星
C.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斗七星、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 斗七星
D.5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侧面看到的北斗七星、100万年前的北斗七星、从背后看到的北 斗七星
4.材料倒数第二段写蜉蝣眼中的人类及恒星角度下的人类,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5.请简要概括下列材料的观点,并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该观点在选文中的体现。(6分) 如果我们把科学看成人文文化以外的第二种文化,那么我们需要有把这两种文化连接在一起的桥梁。没有这种“桥梁”,我们永远无法拥有能了解20世纪科学启示的智慧,而卡尔•萨根的《宇宙》就是这种“桥梁”的生动诠释。
——摘编自丘宏义《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共同责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个非洲故事(节选)
[美]海明威
戴维非得再去把这头大象看个清楚不可,他跑到森林边上终于赶上了它。那大象是朝山那儿去的,迎着始终不断的轻微晚风一路缓缓而行。
他们一人一狗跟随大象,来到了一片林中空地上。大象到了那儿就站住了,把大耳朵直甩。它庞大的身躯是罩在树影里,可是头部该照得到月光吧。戴维轻轻用手把狗的嘴巴给合上,然后屏住了气,侧身擦着迎面的晚风,悄悄转到右边,只有一边的面颊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