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093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国维先生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果说在20世纪上半叶,拉美文学主导性的体裁是诗歌,那么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篇小说就成为拉美文学最有力的代表。诗歌能抒怀咏志,唱出个人的声音,而小说则能讲述民族的寓言。在拉丁美洲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一种新的拉丁美洲共同体意识逐渐成形,这种意识影响到文学,同时也被文学所塑造。
  拉美新小说讲述的不仅是一地特有的故事,更是整个拉丁美洲的故事。例如在《百年孤独》中作为拉丁美洲象征的小镇马孔多,第一次见到火车的居民只能以“一个吓人的东西,好像一间厨房拖着一个镇子”来形容这一现代发明,它既是进步的许诺,又似不祥之兆。对于他们来说,火车如同神话般魔幻。从这个意义上说,“魔幻”意味着欠发达,意味着尚未祛魁的状态。马尔克斯和他的同行们讲述的,就是当时生活在欠发达状态中的拉丁美洲人经历的欢欣与苦难,他们一次次被点燃又一次次被浇灭的希望。
  当然,“魔幻现实主义”不等于当时拉美小说的全部。这些拉美故事不断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或与其它艺术形式有所联系,或邀请读者一起向传统的小说阅读方式发起挑战,它们意味着新的结构、新的语言。富恩特斯的《最明净的地区》读起来就像在观看墨西哥现代艺术家创作的巨幅壁画;科塔萨尔的《跳房子》更为大胆,让读者自己去选择章节的阅读顺序。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作家无穷的创造力和拉丁美洲人民不竭的生命力。这些力量的积聚,要突破小说国有的边界,要释放太多的能量。
  从20世纪70年代起,拉美文学就难以复制那种划时代作品集中诞生的热闹场面了,但其余波仍久久未平。在文学后辈们如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幽灵之家》中,能明显看到《百年孤独》的影子,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也带有《跳房子》的痕迹。60年后回看,这就是拉美文学的“走出去”,是拉美作家以饱含原创性的精神、跨越国界和大洲的眼光和气度,尝试了小说创作的新的可能性,实现了拉美小说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这也是拉美“文学爆炸”在热闹过后留下的一份宝贵的经验遗产。
  (摘编自张伟劼《六十年后,拉美“文学繁荣”再回首》)
  材料二:
  新时期作家对马尔克斯大规模的学习借鉴带来新时期文学魔幻写作的繁盛,也必然带来“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的隐忧,这使作家们对亦步亦趋的“魔幻”写作心怀警惕,并极力追求魔幻创作的独创性与个人化特征,获得文学创作的超越与突破。
  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认为诗人对其先驱者的态度,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文学的价值而言,小说能够书写一个民族的心灵寓言,而诗歌只能抒发个人的情怀,因而小说的价值要高于诗歌。
  B. 在拉美一些作家看来,受近代文明的冲击,拉美人民在民族觉醒独立的过程中充满艰辛,魔幻文学能展现他们的心灵历程。
  C. 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深刻影响了中国新时期作家的创作,而不约而同的模仿又间接导致人们对作品同质化的忧虑。
  D. 中国作家想要去同质化,就不能对马尔克斯等大师亦步亦趋,而是要保持适当距离,必须要对自己的创作保有自觉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一些拉美作家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无穷的创造力和拉美人民的生命力,这力量突破并挑战着小说传统的阅读方式。
  B. 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幽灵之家》充分借鉴了《百年孤独》。这足以表明60年代的拉美经典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划时代意义。
  C. 莫言注重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他摒弃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进而创造出“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D. “魔幻”是一种文学创作技法,有利于作品更好地展现相应的思想内容,但是只重“文”而忽略“质”的创作容易走入困境。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以时间为轴线,详细地阐释了拉美文学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并指出拉美文学与拉美民族独立斗争有紧密的联系。
  B. 材料一通过列举《百年孤独》中马孔多小镇居民对火车看法的例子,指出“魔幻”的内涵就是欠发达、尚未祛魅的状态。
  C. 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分析了中国新时期作家受马尔克斯影响进行魔幻写作时出现的困境,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D. 材料二指出,中国作家要学习国外的写作经验,也要从传统经典文学中汲取创作的营养,两者兼顾必然会创造出大量佳作。
  4. 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20世纪60年代后拉美小说的主要特征。
  5. 根据材料解释“和而不同”创作理念的内涵,并分析其对中国魔幻文学创作的启示。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因而小说的价值要高于诗歌”错。由材料一“诗歌能抒怀咏志,唱出个人的声音,而小说则能讲述民族的寓言”可知,材料中对诗歌和小说的特点分别进行了介绍,但并未比较二者的价值高低。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他摒弃传统”错。由材料二“莫言早在80年代就曾表示要逃离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这‘两座灼热的高炉’,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他用强大的现代意识去覆盖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创造出……‘东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可知,莫言用现代意识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大风(节选)
  莫言
  我举着那颗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我们动身很早,河堤上没有行人。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在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雾越来越淡。太阳从挂满露珠的田野边缘上升起来,云彩也红得像鸡冠子,天地间顿时十分辉煌,草叶子上的露珠像珍珠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