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921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村里的土鸡蛋,山核桃换了新装,摇身一变成了精美文创;白云之下,古朴的民居、淳朴的老乡、现代的民宿构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卷。
  走进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登山步道蜿蜒曲折,一幢幢古朴民居和崭新的民宿散落在山岭之间,仿佛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从大学生村官到驻村第一书记,10多年来,王玉栋用一腔热血和昂扬斗志,推动群众增收致富,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出耀眼光芒。
  “拨云岭村要发展,仅靠种植传统农作物,致富的路子将会越走越窄。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走上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王玉栋翻转着爬满老茧的双手,伸出又黑又粗的食指,指点着那幢幢散落在山岭间的高端民宿集群及熙来攘往的游客说。
  他还在拨云岭村努力打造非公党建之家,设置丰富多样的主题党日套餐,满足不同非公党组织需求,成为非公党建开展组织生活的主阵地,通过“党建+民宿”“党建+旅游”“党建+”等模式,引领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该村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山川秀美,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各类山果及珍贵中药材丰富,同时藤编工艺与竹编工艺远近闻名。2022年4月,拨云岭村依托这些资源,注册成立首家集体公司融泰商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丰富拨云岭产品内容,扩大拨云岭品牌影响力。目前,拨云岭村已开发云物文创产品11个,云礼农产品9种,村集体公司累计销售额达300余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
  (摘编自中青报记者 潘志贤 通讯员 葛慧君《一个青年先锋的乡村振兴实践》)
  材料二:
  2019年8月下旬和11月上旬,调研组对甘南州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开展了两次调研工作,先后深入甘南州7县1市,对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特色村寨、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专业村、旅游扶贫村以及农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以召开小型座谈会、重点访谈、个别访谈、非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了解到,夏河县依托达宗湖、白石崖溶洞、桑科草原、拉卜楞寺、
  1.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反映了乡村振兴不能单纯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必须转变观念,走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
  B.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反映出乡村振兴应因地制宜,充分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与人文资源特色打造品牌亮点。
  C. 材料一报道了青年先锋王玉栋致力乡村振兴的感人事迹,他通过积极发展高端民宿集群使村集体增收20万元。
  D. 材料二中夏河县与卓尼县都注重打造旅游专业村,大力发展农家乐,走绿色乡村旅游之路,取得突出成效。
  2. 下列对材料一的写作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通讯通过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如写王玉栋注册成立首家集体公司融泰商贸,凸现其创新开拓精神。
  B. 这篇通讯描写王玉栋“翻转着爬满老茧的双手,伸出又黑又粗的食指”,这一细节刻画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内容更真切感人。
  C. 这篇通讯用“在乡村振兴 舞台上发出耀眼光芒”这句颇有诗意的话,对王玉栋给予高度评价,鲜明地表达了作者观点。
  D. 这篇通讯通过一系列具体数据充分说明拨云岭村多元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意在突出王玉栋强烈敏锐的商业意识。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二中对甘南州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运用了材料三介绍的访谈方法。
  B. 材料二介绍了夏河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及发展情况,说明调研具体、细致、全面。
  C. 结构性访谈与非结构性访谈各有其特点,在调研过程中可以根据调查需要进行选用。
  D. 与间接访谈相比,直接访谈更能了解调查对象,访谈会更深入,获取的资料更丰富。
  4. 材料一中第1段有哪些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从结构性与非结构性访谈两方面,设计关于王玉栋乡村振兴实践的访谈提纲。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他通过积极发展高端民宿集群使村集体增收20万元”错误,原文“目前,拨云岭村已开发云物文创产品……,云礼农产品……,村集体增收20万元”可知,不是高端民宿带来的20万元增收,选项混淆对象。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旅途风尘
  彭荆风
  天还没亮,地处云贵高原的某汽车小站就已经人声喧哗,很热闹了。
  我们乘坐的那辆长途客车,昨晚已约定在今天七点钟开车,现在还只有六点,车厢里就坐满了人。
  七点还差一刻,天就亮了。驾驶员试了试刹车,问道:“人都到齐了?”
  “齐了,开车吧!”好几个声音像合唱队似的,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
  “这里还有一个同志没有来呢!”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