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20字。

  无衣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无衣》,完成1~3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  )
  A.全诗采用了《诗经》常见的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各章基本相同,只换了几个字,但又不是单纯重复,而是递进式的复沓。
  B.每章首句都以“岂曰无衣?”提问,然后分别以“同袍”“同泽”“同裳”回答,表达了士卒之间患难与共、互助友爱的情意。
  C.重章叠唱既突出了音韵和谐之美,又起到了加强情感抒发的作用。
  D.全诗语言华美,委婉含蓄,四字一句,铿锵有力。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作者以普通士卒的口吻,表达了士卒们怎样的风貌?(10分)
  3.“王于兴师”在诗中有何作用?它与“问答”有无逻辑事理关系?这首诗把它置后有何作用?(12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4~5题。(18分)
  陟  岵①
  《诗经•魏风》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②慎旃③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注】①陟岵:登上有草木的山。②上:同“尚”,希望。③旃:语气助词,之,焉。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  )
  A.“予季”意为“我的小儿子”,从诗中另外两个称谓看,它并没有独特的价值。
  B.这首诗上下句和上下段的结构基本相同,结构上具有整齐、和谐的形式美。
  C.全诗一共三章,都使用了赋的手法,叙写了抒情主人公登上高山的行为与心理。
  D.这首诗三章反复咏唱,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产生了回环往复美。
  5.这首诗借哪些人物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1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6~7题。(18分)
  黍  离【注】
  《诗经•王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