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550字。

  重难点5 文本信息的迁移与运用(信息类文本阅读)
  (解析版)
  卷别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2024年新高考I卷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6分) 获取信息、概括、知识迁移运用
  2024年新高考II卷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 获取信息、概括、文本信息运用
  2022年
  新高考I卷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获取信息、概括、文本信息运用
  2021年
  新高考I卷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文本信息的迁移和运用
  2021年
  新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6分) 文本信息的迁移和运用
  2025年考向预测:
  文本信息的迁移和运用是新高考卷最重要的考点,多采用简答题形式,分值是4或6分。24年新高考I卷出现了,之前在22、21年新高考两套卷中都出现,不排除25年继续出现的可能。题型特点是设置情境化题干,引用文外的相关材料,或诗句,或理论,或情境化的具体现象、事例等,来验证对材料中概念或相关观点的理解与研判,实际考查的是对文本观点(概念)的深度把握。
  (建议用时:50分钟)
  基础过关练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明代中叶以来,我国江南地区绽放出了华丽的市镇文明,得益于丝、棉、渔、米等产业的兴盛,依托密如蛛网的河湖水系,该地逐渐发育形成一个星罗棋布、有序分级的水乡城镇群落,其规模与活跃度在全国首屈一指,不能不说是江南城镇的独有特色。
  如果将城镇比喻为一个高度发育的有机体,其内部的各个要素,虽然会有不同的生长速率、会分化出具有不同功能的多种组构,但其生长与分化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特定的人地环境下、按一定的成长逻辑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并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江南城镇的形成大多始于该地漫长历史上乡村聚落的演进,立足于城市历史形态学的“聚落演化的形态发生分析”,为我们探索江南城镇历史上从聚落到近代城镇的形态发育过程、理解其历史形态的演变规律及其模式与特征提供了有力支持。所谓聚落演化的形态发生分析,是指对于聚落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的起源、发育和成熟各阶段的分析与研究。该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假设近代化之前,在江南地区,在同一时间断面上存在着众多规模不一、形态各异的聚落与城镇,其在规模与形态上的差异代表着这些聚落或城镇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其中的典型样本可以体现江南聚落—城镇发展的时间阶序。该理论的启示是:在江南这样具有悠久的聚落发展历史、较高人地环境同质性背景的区域,合理运用共时比较的分析手法,采集同一时间断面上各种不同形态类型的聚落与城镇的典型样本,用以替代不同发展阶段的聚落与城镇,并由此拟测、重建该区域城镇历时性变化的真实轨迹。
  与传统的文字记录相比,实测地图作为一种特殊的形象史料,具有可视、系统、标准化等优点,其对微观地物的规模、方位、曲度的描述尤为准确,是开展共时性样本的类型化处理与历时性演化阶序推导的理想素材。同时,鉴于测绘时代愈早历史形态分析条件愈佳这一点,测绘于江南城镇近代化前或初期的地图应是此种研究的首选资料。事实上,对比目前种种史料,也只有近代实测条件下的大比例尺城镇地图才具备开展此类系统分析的资料适配性。限于篇幅,这里省略详细的数据处理过程,仅以典型案例的形式来说明研究结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