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6230字。

  河南省商丘市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谁要是看轻了这个中心任务,谁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员。我们的同志如果把这个中心任务真正看清楚了,懂得无论如何要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那末,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同志们,那时候,我们号召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能够不能够呢?能够的,完全能够的。
  在我们的工作人员中,曾经看见这样的情形:他们只讲扩大红军,扩充运输队,收土地税,推销公债,其他事情呢,不讲也不管,甚至一切都不管。比如以前有一个时期,汀州市政府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对于群众生活问题一点不理。汀州市群众的问题是没有柴烧,资本家把盐藏起来没有盐买,有些群众没有房子住,那里缺米,米价又贵。这些是汀州市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十分盼望我们帮助他们去解决。但是汀州市政府一点也不讨论。所以,那时,汀州市工农代表会议改选了以后,一百多个代表,因为几次会都只讨论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完全不理群众生活,后来就不高兴到会了,会议也召集不成了。扩大红军、动员运输队呢,因此也就极少成绩。这是一种情形。
  同志们,送给你们的两个模范乡的小册子,你们大概看到了吧。那里是相反的情形。江西的长冈乡,福建的才溪乡,扩大红军多得很呀!长冈乡青年壮年男子百个人中有八十个当红军去了,才溪乡百个人中有八十八个当红军去了。公债也销得很多,长冈乡全乡一千五百人,销了五千四百块钱公债。其他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成绩。什么理由呢?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长冈乡有一个贫苦农民被火烧掉了一间半房子,乡政府就发动群众捐钱帮助他。有三个人没有饭吃,乡政府和互济会就马上捐米救济他们。去年夏荒,乡政府从二百多里的公略县办了米来救济群众。才溪乡的这类工作也做得非常之好。这样的乡政府,是真正模范的乡政府。他们和汀州市的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是绝对的不相同。我们要学习长冈乡、才溪乡,反对汀州市那样的官僚主义的领导者!
  我郑重地向大会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
  (摘自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经济工作,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如果不是从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具体问题出发,而是从抽象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出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认为,要想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那对于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就不能疏忽和看轻。
  B.一段时期内,汀州市政府完全不理、不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扩大红军、动员运输队成绩很差。
  C.马克思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但并不反对将资本变成公共财产,也不反对把个人财产变成社会财产。
  D.空谈西方经济学理论并幻想用其指导实际工作,不仅不会取得成效,反而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冈乡扩红、销公债等工作都做得很好,缘于当地政府关心群众,不搞官僚主义。
  B.《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是经济工作的纲领,它能指导今天的经济工作。
  C.毛泽东当年在苏区打击私商垄断等做法,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D.毛泽东不赞同费尽心思的空想,他认为办法和主意应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确定。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中关心群众生活的一项是(    )
  A.领导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斗争,把土地分给农民。
  B.建立生产合作社,保障群众的穿衣问题和吃饭问题。
  C.发动广大群众,同进攻红色区域的国民党开展斗争。
  D.发展经济生产和对外贸易,保障工农劳动者的利益。
  4.材料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除对比论证外,两则材料所用的论证方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5.习近平总书记曾就“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新时代“三农”工作可以借鉴材料中的哪些工作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廊道景色新
  沈莉红
  沿着家乡——三门峡市陕州区温塘村进入黄河廊道,一路向西,一幅早春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呈现出别样的风情。
  沿河路边随处可见的杨树在暖阳下静默着,素净、挺拔;花圃里面往日那色彩斑斓的花朵被西北风吹干了,暗淡、深沉;像刷子一样的枯草一丛丛、一簇簇,还未开始萌发,显得苍老、倔强……远处隐隐约约的一片金黄,是迎春花;①一团团云霞似的花朵,是山桃花。
  尽管大自然的丹青妙手刚开始着色,公路两侧的洋槐树、杨树、廊道苗圃、草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