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50字。

  北京市延庆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题
  2025.0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9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七年级 (1)班准备召开题为“AI已来,你准备好了吗?”的主题班会,下面是同学们为本次活动准备的一些材料,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主持人的开场白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已经到了日新月异的程度,AI正以惊人的速度迭代,ChatGPT替代了许多文员的工作,  自动驾驶汽车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也许有一天人类需要学习如何和硅基生物相处……到那时,我们会是超级人工智能的指挥者【甲】还是被不眠不休的人工智能所取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承载着无限梦想的话题。
  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了解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l,是指通过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形成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机器智能。简单来说,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拥有“像人一样思考、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乙】我们希望通过AI 让电脑、手机、机器人这些“冷冰冰”的设备,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理解人类的须求,做出智能决策,甚至帮我们完成任务。
  1.请你帮主持人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意思是“共同生活、相互交往”,所以“相处”中“处”字读音是 chǔ。
  B.因为意思是“承受物体的重量”, 所以“承载”中的“载”读zài。
  C.因为意思是“有机体受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所以“反应”应写作“反映”。
  D.因为意思是“需要, 要求”, 所以“须求”一词应写作“需求”。
  2.请你帮主持人选出文中【甲】  【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问号 【乙】句号       B.【甲】逗号 【乙】句号
  C.【甲】问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逗号
  材料二 某小组的展示内容
  今天我来带大家认识一位亭亭玉立的新朋友———“无人小巴”。 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踏板, 车身长度达到5.5米的“无人小巴”其实是一辆与众不同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试点阶段, 它以40迈左右的低速纵横驰骋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郝家府地铁站和三大文化建筑之间的道路上。行车途中,“无人小巴”会目不转睛地多次来回“观察”周围车辆,确保安全后继续行驶。行驶到交叉口,若有其他车辆探出头来,“无人小巴”会自动刹车、礼让。       ,如果对方还不离开, 它还会从左侧安全超车。“无人小巴”真可算得上是一位“老司机”。
  3.请你帮该小组同学检查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情况,其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亭亭玉立       B.与众不同        C.纵横驰骋        D.目不转睛
  4.请你帮该小组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前后连贯的句子,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若车道上有违法停车占道,“无人小巴”会自动鸣笛
  B.“无人小巴”会自动鸣笛,让违法停车占道的车辆赶快离开
  C.若“无人小巴”自动鸣笛,很可能是因为车道上有违法停车占道的车辆
  D.若车道上有违法停车占道,小巴会及时做出鸣笛的行为予以提示
  5.请你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画横线的“老司机”一词在这里的意思。(2分)
  材料三 主持人的结束语
  对于未来,科学家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充满期待。有人认为,未来的AI不仅能胜任单一的任务,还能像人类一样拥有更广泛的认知能力。比如,AI不仅能帮你买电影票,还能帮你计划整个周末的活动,甚至提供情感上的交流。虽然AI的发展带来的担忧同样不容忽视,但是AI 发展前景广阔。人们担心AI是否会抢走很多工作岗位,或者在一些危险的工作上(如军事或金融)失去控制。因此,如何安全、 负责任地发展人工智能是未来非常重要的课题。总之,人工智能是一场技术的革命, 它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正如我们曾经历过互联网的普及一样,人工智能也将成为人类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                        。
  6.文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帮忙做出修改。  (2分)
  7.请你用上“新时代”  “青年人” “挑战”三个词,在文中的横线处写一句话,补全结束语的内容。  (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 默写。(共4分)
  8. (1) 峨眉山月半轮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1分)
  (2)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分)
  (3)古诗词中有很多饱含爱国之情的诗句,例如:      ①     ,     ②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2分)
  (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夜雨寄北》,完成9-10题。(共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9.情景交融是古代诗歌的显著特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起笔,渲染①   气氛;《夜雨寄北》用独特的问答形式开篇,接着描绘   ②   的自然景色,暗示离人的愁思。(2分)
  10.上面两首诗的后两句想象奇特,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用第一人称分别描写作者的心理。(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共6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