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630字。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早6时32分,戈壁滩满目霞光,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伴着朝阳出征。继神舟五号首次实现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七号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船活动、神舟八号首次实现与天宫实验室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试验飞行后,神舟十二号任务终于将实现“神舟”系列飞船立项之初的终极目标——作为可靠的空间往返运输工具、支持我国载人空间站运行。
通过四次神舟飞船与天宫试验室的交会对接,我国已经充分掌握了航天器的对接技术。以往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是从后方追赶飞行器,直接对接;这次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的对接接口在核心舱的前部位置,这就意味着发射入轨后,神舟十二号不仅要追上天和核心舱,还需要在空中翻一个跟斗,绕到核心舱的前方,才能开始对接。飞船和核心舱快速对接后,作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将开展一系列操作——先将核心舱这个新房子进行“软装修”,布置好他们的新家,建立工作生活环境。接着还要进行出舱准备,涉及舱外服的检测维护干燥等,执行出舱活动还涉及到机械臂的操作和团队协作。
腾飞碧空,浩瀚星海。我们将全力打造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航天港。在太空安家落户的梦想近在咫尺,这是我们长久探索追求的回响。从拓荒者到建设者,许多扎根戈壁的航天人,早就把这片土地当作了故乡。
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北斗导航终端也引入飞船设计中,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采用了北斗系统定位数据。中国航天蹚出的这条自立自强之路,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志气,让世人动容。
发射现场大家屏声敛息,电视机前的你目不转睛,全球目光共同守望。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每一次重大的航天发射任务,中国都向世界展现着大国风范,同时也振奋着国人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记得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冒着危险出舱,作为辅助的刘伯明将一面五星红旗递给他——就算真的遭遇不测无法重返地球,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航天与家国,向来密不可分。徜徉在东风航天城,仿佛在品读一部中国航天史。理想与激情,梦想与光荣,每一处都是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我们不禁要问,在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到底孕育了怎样的精神力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种载人航天精神助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仅用20多年时间就拉开了建设空间站的大幕。爱国爱民是航天精神的“根”与“魂”。航天精神庚续相传,中国航天也不断演绎着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于中国航天而言,每一个新成就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而传承中国精神也始终没有终点。
(摘编自《航天梦,家国情》)
材料二: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与预告时间分秒不差,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3名中国航天员驾乘飞船飞向太空,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太空访客”。这极具标志性意义——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和3个月的太空生活,表明中国航天已身处空间站时代、正向着既定的探索目标稳步前行。飞天梦想不仅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整个国家的自信、执着和担当。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神舟五号首次实现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到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立项之初的终极目标将会实现。
B. 能够在太空安家落户,打造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航天港,这离不开中国航天人的奉献和付出。
C. 神舟七号任务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冒着危险出舱,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这是中国“神舟”系列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
D.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驾乘飞船飞向太空,成为首批“太空访客”,表明中国航天已身处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前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因中国科技自力更生,中国航天走自立自强之路,才让凝结了中国人智慧和志气的中国航天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助推着中国航天梦圆。
B. 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可以看出它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观点鲜明,针对性强,叙议结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作出分析。
C. 材料二第三段中运用的一系列数字,既突出了中国航天员的刻苦训练和辛勤付出,又有力地印证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D. 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中国航天所承载着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有力彰显,将助推我们伟大的祖国腾飞。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 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
【解析】
【导语】这两则材料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背后的精神力量。材料一通过具体的航天事件,深入描绘了中国航天员的日常工作、使命和挑战,生动展现出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材料二则着眼于中国航天事业的整体进步,分析其对国家自信、科技自立的影响。两则材料结合历史、现实与未来,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呼应出中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整体而言,文章鼓舞人心,呼唤读者关注并支持国家航天事业。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成为首批‘太空访客’”错误。由材料二第一段“3名中国航天员驾乘飞船飞向太空,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 ‘太空访客’”可知,选项中“成为首批‘太空访客’”前缺少限定条件“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祖师婆
岑燮钧
(1)剡剧①界也是个江湖,坐头把交椅的是王素琴。
(2)这王素琴不是吃素的。新中国成立前,她就与左翼文人有所往来;新中国成立后,每次去北京开会,必有她。
(3)心里不服气的是张雅卿。王素琴现在言必称剡剧界大联合。其实,那次联合会演的点子是张雅卿出的。可是,王素琴向记者介绍那次大联合时,竟说是她领头找的别人,大家都很踊跃,最后找了张雅卿,在姐妹们的动员下,她也同意了。
(4)张雅卿曾当面质问过她。王素琴说,我们讲联合,不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