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84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素质评价二语文试卷
一、文言小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凭虚御风(凌空)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崖限当道者(门槛)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 其远古刻尽漫失(散漫)
D.倚歌而和之(循,依) 半山居雾若带然(居住)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手)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的一种方式,该纪年法每六十年一个循环,称为一甲子。
B.“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来象征圣主贤臣或美好的事物,与屈原所写的“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有相似之处。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长篇抒情诗《琵琶行》,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
D.“人道寄奴曾住”中“寄奴”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作者借此典故赞扬他英勇善战,激励南宋统治者积极北伐。
二、语言文字运用
3.下列对文本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后所作,作者主要运用融情于景、用典等手法表达了对三国英雄周瑜的崇敬,自己功业未就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态度。
B.为了表现“故都的秋”,郁达夫重点抓住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C.《我与地坛》中,地坛的形象与母亲的形象有相似性:厚重、博大、宽容、隐忍。二者都给予我勇气和力量。
D.《荷塘月色》中美丽的荷塘月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引用《采莲赋》《西洲曲》里的江南的“采莲”之美,使作者沉浸其中,忘记了白天的烦恼,最终求得了内心的宁静。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声和春深
林斤澜
①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拆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②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