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67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受西方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文学批评以科学性为价值目标。在某种特定的理论主导下,文学批评开始追求系统性、科学性、学理性。这无可非议,是中国文学融于现代性的必然反应。进入新时期,文学批评更加追求科学性,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方法成为文学批评的新宠。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当然是文学批评应该坚守的价值尺度。但是,为了追求科学性而牺牲文学批评应该具备的温度,牺牲文学批评的“情”,文学批评也就将走入死胡同。传统文学批评是以对话体批评、评点批评为基本样式。古代诗歌批评大多以诗话的形式出现,像《二十四诗品》《全唐诗话》《沧浪诗话》等,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诗话本身就可以当作诗歌来读。它们充满了飞扬的诗情,充满了对于诗歌作品细致入微的体察。而小说批评则以评点的方式进行。这些评点大都依附于小说作品本身,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诗话,还是词话,抑或是评点,它们本身就是文学创作,以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字,体悟作品的价值意义、作家心理、形式特征等。
(摘编自周新民《在对话中重新感知文学批评的温度》)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一直是当代文艺批评家和研究者普遍关心和焦虑的问题之一。很多朋友希望回过头来,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艺中寻找本土资源,通过对本土资源整体的提炼,进行“现代阐释”,然后应用于当代文艺批评和研究。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实现文艺理论突围,在吸纳世界优秀文艺理论的同时,更关注本土的文艺理论传统。包括中国古代文论在内的中国学术史,某种意义上就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小说批评通常依附于小说作品本身,它们自身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文字中充满感情色彩。
B.无论当代文艺批评及研究方法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本土资源都是其无需改变的核心部分。
C.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王国维选择中国传统批评的概念,利用西方文学批评对相关问题的阐释,来进行概念推理与审美分析。
D.钱锺书的文学批评实践具有“人化”特点,以彰显文学作品自身的生命力和鲜活的社会人生气息为目的。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中国文学批评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下,将原有的价值目标逐渐转向科学性,这种转变是中国文学融于现代性的必然反应。
B.相比于坚守过去的文化甚至走向“复旧”,费孝通更强调对自身文化的未来发展有充分的认识。
C.材料三借助于文学批评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进行现代转化的全过程,深入浅出,论证充分。
D.三则材料都立足于传统文论在当前的处境和价值,材料一和材料二偏重于传统文论的优势,而材料三偏重于传统文论的不足。
4.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材料二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5.新时期,我们应如何建构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体系?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英】狄更斯
我抬眼看看那上面的一扇窗,只见一个头发花白而神情愉快的男子在那儿,他怪怪地闭着一只眼向我点点头又摇摇头,再笑笑,就走开了。就在这时,从房子里走出一个女人,她帽子上又扎了条毛巾,手上戴着园艺手套,身披一条像收税人的大围裙那样的大园艺口袋,手拿一把大刀。我马上就知道她是贝西小姐了,因为她大模大样地走出房子,和我可怜的母亲常描述她当初走进我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