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220字。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君子文化”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深层精神追求。君子文化______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要部分,在中国家喻户晓,为老百姓所接受。
  君子文化______,贯穿中华民族自春秋以来的发展史。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文化的描述在历代典籍中______,在戏曲舞台和民间说唱中也俯拾皆是。君子文化还______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缘于“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rùn)而泽”的观念。中国画自宋代以来多以梅兰竹菊为题材,不就是因为人们把梅兰竹菊看作“四君子”的原因吗?不仅如此,“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成人之美”等至今活在人们口中的君子箴(zhēn)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遵循的人生信条,濡养着我们的心灵,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方式。
  ①我们每一次崇德向善的选择,哪怕是尽绵薄之力做一点助人为乐或恤(xù)老爱亲的好事,都是在行君子之道。②我们必须在人生长途中坚持不懈地修身,做出许许多多崇德向善的选择,躬身践行,才堪称真君子。③追求并完善君子人格,不是可望而不可既的奢望,也不是冠(ɡuàn)冕堂皇的口号,而是终身学习的课程。④但是,并非偶尔为善就能成为真君子。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润(rùn) B.箴(zhēn)言 C.冠(ɡuàn)冕堂皇 D.恤(xù)老爱亲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家喻户晓 B.遵循 C.濡养 D.可望而不可既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会合  源源不断  不胜枚举  融入 B.汇聚  源远流长  不胜枚举  融入
  C.会合  源远流长  屈指可数  溶入 D.汇聚  源源不断  屈指可数  溶入
  (4)“不就是因为人们把梅兰竹菊看作“四君子”的原因吗?”这个病句的修改建议:
  (5)第三段的内容顺序有些混乱,请你将其调整,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③②①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6)我们的先贤崇尚君子品格,把梅兰竹菊四种植物人格化,称为“四君子”。请仿照示例,选择其中一种对出下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质    下联:
  二、选择题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官员时常会有官职变动。比如“迁”有官职调动之意,分为“左迁”和“右迁”,其中《岳阳楼记》中的“迁客”指被升职到外地的官员。
  B.古人认为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的习俗,人们往往在这一天在门上挂上菖蒲驱除五毒。
  C.《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之一,便是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粗中有细的鲁智深、直爽率真的李逵、委曲求全的林冲、快意恩仇的武松、足智多谋的吴用等。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语出自《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为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指对唐代的韩愈、刘禹锡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三、名著阅读
  3.请以下面《艾青诗选》的两首诗为例,从主要意象选取和主题表达两个角度,探究诗人艾青被称为“土地的歌者”的原因。(120字左右)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1937年12月28日
  四、名句名篇默写
  4.诗文默写。
  (1)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2),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4)快乐时莫张狂,悲伤时莫失态,始终保持豁达淡然的心态,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两句表达了戍边将士们虽思乡心切,但战事未平,功名未立,归家无期的复杂心理。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