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220字。
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地褪去了斑斓的秋色,冬(如约而至/如期而至)。地上堆积着枯黄的落叶,窗前光秃秃的树枝在凛洌的风中颤抖。脑海中不由地想起故乡的春日,村前的芦苇荡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沁人心脾/心旷神怡)的芦草清香伴着和煦的风迎面扑来,生机盎然。熹微晨光中,我常沿着出村的小路骑行,不一会儿,一大片漫天蔽日的芦苇便出现在眼前,芦花如雪肆意飞扬。停车□驻足□闭眼,耳畔是风的吟唱和花穗的簌簌低语,那清香与低语织成的轻纱缥缈在远方□故乡的芦苇荡是一个让思绪飞扬的地方。倏忽,窗外一只鹊扑棱着翅膀飞起,打断了我的暇思。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褪(tùi)去 和煦 生机盎然
B.颤(chàn)抖 凛洌 肆意飞扬
C.熹(xī)微 缥缈 漫天蔽日
D.倏(shū)忽 暇思 簌簌低语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如约而至 沁人心脾
B.如约而至 心旷神怡
C.如期而至 心旷神怡
D.如期而至 沁人心脾
(3)依次给段中语句□处加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是( )
A.鲁迅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彷徨》,其中代表作《孔乙己》选自《呐喊》,《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是一篇驳论文。
B.俄国的契诃夫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与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我的叔叔于勒》等代表作都表现出鲜明的讽刺意味。
C.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D.加冠,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3.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红色文化传承与红色旅游发展相得益彰,互相促进,是高度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直接体现和时代表达。
B.杭州亚运会的场馆可谓大放异彩,无论是外貌设计还是内部功能布置,都令人叹为观止。
C.纪录片《珠峰寻芯记》除了引用科考专家的采访、科学的例证、详实的数据外,更用直观的方法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珠峰冰川的消融。
D.面对浮光掠影的信息社会,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都来自农村家庭,这对普通农村学生来说,是最好的鼓励。
B.电影《八角笼中》自上映24天以来,总票房已突破约20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31部票房超过20亿的电影。
C.为了缓解杭州亚运会运动员的紧张情绪,音响师播放了她们最喜欢听的音乐。
D.2023年10月12日晚,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在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场盛装启幕。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5.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古诗是一幅幅别具一格的“风光图”。岑参奇思妙想,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了“①,②”的边塞雪景。秋瑾在《满江红》中这样描绘中秋之景:“③,秋容如拭”。
古诗也是一首首悠扬传情的“有声曲”。陈与义回忆往昔,在《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写下“杏花疏影里,④”。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笛声触发乡愁的诗句是“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诗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正气歌”。文天祥精忠报国,在《过零丁洋》中发出了“⑥?⑦”的铮铮誓言。辛弃疾心系国事,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了“了却君王天下事,⑧”的雄心壮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