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120字。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 腊八粥香,情暖意长。值此良辰,让我们一起探究腊八节背后的故事吧。
  2025年1月7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慰miǎn(    )了冬日里的辛劳,也弥(    )漫着春节将至的喜乐气氛。
  寻觅腊八节的由来,我们发现,在远古时代“腊”是我国的一种祭礼,举行冬祀的日子被称为“腊日”,人们在这天祭拜祖先和神灵,祈求庇(    )护五谷丰登,阖家平安。早期,腊日并无固定日期,大概在岁末的最后几天左右。汉代的时候,腊日被确定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中已有“十二月八日为腊日”的记载,过腊八的习俗绵yán(    )至今。
  “两乡侈各健,一粥喜遥同。”每逢腊八,家家户户随声附和,总爱熬上一大锅软糯可口的腊八粥,馈赠亲友,一同分享。腊八粥又名七宝五味粥,一般由谷类、豆类等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经过多年演变,制作工艺精益求精,形式更加丰富。比如在陕北高原,人们会在米、豆的基础上加入干果、豆腐和肉类;四川的腊八粥虽然有甜咸味,还有麻辣味。
  如今,喝腊八粥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节日的热忱,更承载了阖家团圆的温馨记忆,表达了万事周全的美好寓意。
  (1)根据语境,规范地标注拼音及书写汉字。
  ①慰miǎn _______②弥_________漫③庇_________护④绵yán _______
  (2)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觅 B. 随声附和 C. 精益求精 D. 热忱
  (3)下列选项中,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中,“一碗”是代词,“热气腾腾”是形容词。
  B. “承载了阖家团圆的温馨记忆”中,“承载”是动词,“记忆”是名词。
  C. “早期,腊日并无固定日期,大概在岁末的最后几天左右”是病句,可以将“左右”删去。
  D. “四川的腊八粥虽然有甜咸味,还有麻辣味”是病句,可以将“虽然”改为“不仅”。
  【答案】(1)    ①. 勉    ②. mí    ③. bì    ④. 延    (2)B    (3)A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慰勉:wèi miǎn,安慰勉励。即通过言语或行动来安慰和鼓励他人。
  弥漫:mí màn,(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庇护:bì hù,袒护;保护。
  绵延:mián yán,延续不断。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寻觅:意为寻找、搜求。在文中,它用于描述人们探寻腊八节的由来,使用恰当;
  B.随声附和:原意是形容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在文中,该词被用来描述家家户户在腊八节时熬腊八粥的行为,这显然与词语原意不符。腊八节熬腊八粥是文化传统,而非没有主见地跟随他人行为。因此,这个词在此处使用不恰当;
  C.精益求精:意指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在文中,它用于描述腊八粥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升,使用恰当;
  D.热忱:形容热心、热衷、热诚,有极大的热情和关心。在文中,它用于描述人们对节日的热情,使用恰当;
  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性、病句辨析。
  A.有误,“一碗”是数量词;
  故选A。
  2. 联想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联想的事物之间通常要有联系点,譬如下面两首诗。请从“云”“落叶”“桥”“雾”中选择一个作为标题,运用联想,写一首小诗,不超过4行。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节选) 蝴蝶??豌豆花
  一只蝴蝶从竹篱外飞来,
  豌豆花问蝴蝶,
  你是一朵飞起来的花吗?
  【答案】示例:
  落叶
  从春的温婉初别,到夏的热烈退场,
  再到秋的斑斓谢幕,直至冬的寂静落幕,
  每一片落叶都怀揣着独属
  那个时节的故事与情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第一,审题。题目要求从 “云”“落叶”“桥”“雾”中选择一个作为标题写一首不超过 4 行的小诗,关键在于运用联想,即由所选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并且这两个事物之间要有联系点,就像给出的示例《天上的街市》将街灯与明星相互联想,《蝴蝶??豌豆花》把蝴蝶和花建立联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