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16270字。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暨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4)小杨的父母因工作原因,春节无法归家。望着窗外高悬的明月,小杨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遥寄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贞观政要(节选)
材料一:贞观元年,太宗①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故《书》称:‘任官惟贤才。’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卿宜详思此理,量定庶官员位。”
材料二: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②意犹不足,征求无已,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③,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注释】①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②炀帝:杨广,隋朝的皇帝。③孜孜:勤勉,不懈怠。
2.【甲】文选自。该书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致治之本( )
(2)遂得徭役不兴( )
(3)炀帝意犹不足( )
A.如同 B.尚且 C.迟疑 D.仍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以下对选文划线句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比“入”和“出”两种情况,有力突出观点。
B.两次引用《尚书》的语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