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110字。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学校拟开展“品味诗情,寻觅诗性”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感知诗韵滋养心灵
  1.(8分)阅读回答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诗歌于有限的篇幅里传递无限的可能。人类栖息于广mào(  )天地,更需要濡养灵魂,构筑精神家园。我们A要热爱“近处的人”,B要想象“远处的人”,因此,便有了诗。诗歌对人的重要性,它使怯懦者振作,使退缩者奋起,令人有勇气于miǎo(  )茫中求索希望,于萧索中探寻生机。
  (1)给加点的汉字注音。(2分)
  ①濡养        
  ②怯懦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广mào      
  ②miǎo      茫
  (3)结合语境,选出文段①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根深蒂固
  B.不言而喻
  C.与日俱增
  (4)请补充文中A、B处的关联词语。(2分)
  A.     
  B.     
  任务二:寻章摘句品味诗情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多音字的读音。
  ①“濡养”的“濡”应读“rú”,②“怯懦”的“懦”应读“nuò”。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
  ①“广mào”应写作“广袤”,②“miǎo茫”应写作“渺茫”。
  (3)本题考查词义辨析及词语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根深蒂固”意思是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
  2.(8分)默写。
  读遍天下诗书,尽赏四时美景,品味人间真情。诗意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①           ,②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描绘的四季美景;是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③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勾勒的宁静世界;是秦观在《行香子》中“树绕村庄,④         ”呈现的田园风光……人间美景,尽收眼底。诗意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            ,⑥            ”流露的心酸和悲凉;是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⑦          。”诉说的美好祝福;是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⑧          ”抒发的兄弟分离之苦。
  任务三:字斟句酌诗歌创作
  3.(6分)学校初三年级同学进行诗歌创作,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1)以下哪个不适合作为诗歌创作时需要查阅的内容      (1分)
  A.诗歌的写作方法
  B.诗歌抒情方式
  C.诗歌的朗诵技巧
  D.诗歌的意象
  (2)创写诗歌(3分)
  三行诗,指三行内、一般不超过30字的诗的微型诗。请你参考示例,用诗歌的形式赞你身边的某类人,注意符合人物身份事迹。
  参考示例:
  一位严厉的法官
  在冰冷的诉讼之中
  他脸上绽出春天 你的创作:                    
  (3)小语认为,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我们完全可以使用AI创作诗歌。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4分)
  4.(4分)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