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790字。

  上海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
  一、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默写填空
  ①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③           ,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
  ④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⑤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发现旧友各奔前程,感慨物是人非、恍如隔世,于是吟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句:“      ,      ”。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丙】
  一日,命役徒芟①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②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③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其侧,曰:“清白亭”。庶几④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⑤其名哉!
  (范仲淹《清白堂记》节选)
  【注释】①芟(shān):除草。②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③饵:吃。④庶几:希望  ⑤  忝(tiǎn):玷污
  2.甲文中“太守”是指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       )    (2)绠不可竭 (         )
  4.下列对于句子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A.我喜爱这泉水清澈洁白并且有德有义,可以作为官吏制定的规范。
  B.我喜爱这泉水清澈洁白并且有德有义,可以是规劝官吏们的老师。
  C.我喜爱这泉水清澈洁白并且有德有义,可以成为官吏效法的楷模。
  D.我喜爱这泉水清澈洁白并且有德有义,可以作为官吏学习的法规。
  5.【甲】【乙】【丙】选段中都有关于水的描写, 请根据选段内容完成表格。
  选段 甲 乙 丙
  文本中“水”呈现出的特点 (1)      (2)      清澈洁白
  (3)    
  (4)  
  6.【甲】 【乙】 【丙】三篇散文都借“记”抒发情志,【甲】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乙】文“微斯人,吾谁与归?”【丙】文“而无忝其名哉!”这三句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而无忝其名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②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 邪?”范笑而受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