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10字。
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
一、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根据课文默写。
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运用中国绘画的“留白”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
⑥君子为政,要与民同乐,更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范仲淹也曾在《岳阳楼记》中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 , ”的豪言壮语。
二、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千百年来,虎形象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民俗文化中,又从多方面滋养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品格,逐渐形成一种虎文化,焕发出一股英雄气。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长期以来,虎一直象征着一种力量和气pò( ),也一直为 的民俗文化故事与传说所咏叹,受到yúnyún( )众生的敬畏。
(1)给加点字注音。
滋养(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pò( ) yún yún( )众生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浩如烟海
B.花团锦簇
C.高谈阔论
D.富丽堂皇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认为虎是勇敢和活力。
B.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看,虎是勇敢和活力。
C.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D.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意味着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
3.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有许多借代的词语,如庙堂是指朝廷,桑梓是指家乡,伛偻是指儿童,婵娟是指月亮。
B.好作品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描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父亲朝母亲“使了个眼色”的细节让我们一再品味;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胡屠户见女婿“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的细节让我们感慨无限。
C.同为议论文,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开头摆出对方论据,进而指出对方论点,继而有针对性地驳论证,之后表明自己的观点;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在开头引用名言,提出本文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D.在元、明、清三代,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多部长篇小说,它们大都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
4.近日,某中学九(1)班开展“跟着语文课本去旅游”游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畅游·宣传】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