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90字。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统编版2024)教案
  9.木兰诗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学习排比、对偶、比喻、互文等修辞手法。
  3.感知课文对木兰形象独到细致的刻画及由此展现出的人物魅力,体会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4.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熟读并背诵全诗,能结合注释、工具书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反复朗读诗歌,体会其中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教学难点:
  (1)体会不同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2)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多种形式诵读诗歌,初步感受乐府民歌的特点。
  2.把握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传奇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家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并尝试用一些词语来概括这些英雄共有的特点。
  学生:
  英雄:岳飞、关羽……
  特点:保家卫国、会打仗、很勇敢……
  教师:我国古代还有一位著名的女英雄——花木兰。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千百年来,她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板书课题:9  木兰诗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知识积累
  教师讲解涉及这课的重要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1:“乐府” 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化概念,具有多方面的含义,以下从机构和诗歌体裁两方面具体介绍:
  官方音乐机构:乐府最初是秦汉时期设立的官方音乐机构,主要职责是收集、整理民间歌谣和乐舞,同时也负责制定乐谱、训练乐工等工作,以满足宫廷祭祀、宴饮等活动的音乐需求。汉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职能强化,广泛采集各地歌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和文学资料。
  诗体名称:后来,“乐府” 演变成了一种诗体。汉魏六朝时,人们把合过乐的歌诗以及模仿乐府风格创作的诗歌,都统称为 “乐府诗” 或 “乐府”。这些诗歌形式较为自由,可长可短,内容广泛,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都是乐府诗中的经典之作。
  预设2:乐府诗特点
  形式上:句式长短错落,篇幅可长可短,自由灵活;
  内容上:多源于民间,广泛反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