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6860字。

  南平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说明:本试卷仅供选用学校使用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学校开展“跟着课本去旅行”研学活动,下面是小静同学在研学活动中拟写的记录卡,请你补写空缺处的古诗文。
  类别 古诗文
  (1)沧海岛上,草木欣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边塞月夜,荒寒凄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时光易逝,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4)时序交替,新旧更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答案】    ①. 树木丛生    ②. 百草丰茂    ③. 回乐烽前沙似雪    ④. 受降城外月如霜    ⑤. 逝者如斯夫    ⑥. 不舍昼夜    ⑦. 海日生残夜    ⑧. 江春入旧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茂、烽、霜、逝、昼夜、残”等字词容易写错。
  2. 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福建碑牌引起研学小组的兴趣,请你参与碑牌探究,并完成相关任务。
  “闽”,作为福建的简称,由“门”与“虫”组成,既彰显福建作为东南门户的(   )地位,又蕴含(   )的文化历史意义。外面的“门”字,象征着福建的开放与包容;而门下的“虫”,在古代指的是蛇,代表古代闽越族的蛇图腾信yǎnɡ①______,反映福建特有的生态环境以及古人对自然的chónɡ②______敬。碑牌巧妙地融入了“福”的元素,似乎在描绘福建这片福地的神奇故事。福建,这扇魅③______力四射的“门”,正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   )的发展态势,向世界展示其宽广的胸怀。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战斗    深沉    生生不息 B. 战略    深厚    生机勃勃
  C. 战斗    深厚    生机勃勃 D. 战略    深沉    生生不息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3. 行万里路,还需读万卷书。同学们讨论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的精读阅读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精读可以逐字逐句地细品,可以对书中的内容提出疑问,还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
  请你根据同学的讨论,选择其中的一部名著,按要求写一段心得体会。
  要求:①运用精读的具体方式;②结合作品的情节;③要有自己的体验。
  二、阅读(67分)
  (一)
  阅读下面 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以“僵卧孤村”开篇,叙述了风雨之夜诗人凄凉的现实处境。
  B. 第二句“尚思为国”是对“不自哀”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C. 第三句诗人描绘真实的自然界风雨,引发对个人身世飘摇的感伤。
  D. 整首诗营造奔放雄浑而又略带苍凉的意境,格调积极,感染力强。
  5. 最后两句采用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