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760字。

  衢州市2025年1月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4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年是新旧交替的时间节点,辞旧迎新是年俗的根本。所谓“日新之谓盛德”,我们中国人一向有求新意识。在岁末时节,我们会举行种种民俗仪式,隆重地送走旧年、冬寒,为迎接新年新春做好物质、社会与精神准备。
  辞年礼以亲友间的礼物馈赠为主。在岁末年初、冬春交接之际,人们以此表达大寒时节的情感和温暖。传统的辞年礼,在当代具有现实意义,它可以转变为具有慈善性质的新年礼俗,比如富裕人家借辞年礼给贫弱亲友以物质资助;另外一个更值得提倡的辞年礼俗,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岁末对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专门慰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与扶助。
  辞年礼俗还包括对自然万物、神灵的辞别,对环境的清洁,对自我精神与身体的洁净。年根岁末,人们不仅抓紧置办年货,准备过年食品,还要礼敬祖先天地自然。其中,灶神祭祀最有趣味。民谣中说“二十三,祭灶王”,灶神属于先秦五祀之一,是居家的火神,也是家风的监察之神,被北方人称为“一家之主”。人们在祭祀时,以酒糟与灶糖让灶神心醉口甜,“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二十四,打扬尘。”腊月二十四,送走灶王爷,人们该清扫、洗涮,干干净净迎新年了。扫除之后还要挂年画、贴春联,装饰门庭。年画最早的主题是门神,汉唐即流行。明清以后题材变得广泛,内容喜庆吉祥,主题包括“鲤鱼跳龙门”“连年有余”“金玉满堂”“岁寒三友”“福禄寿”“群仙赐福”“天官赐福”“招财进宝”等。
  春联是显示年节喜庆氛围的重要用品,也是寄托着家庭希冀的宣示。宋明以前,人们通过门口挂桃符辟除邪恶;宋明以后,贴春联开始成为广泛流行的迎春礼俗,寓意迎春纳吉。清代,北京从进入腊月开始,就有文人墨客在市场店铺的屋檐下,摆开桌案,名曰“书春”“书红”“借纸学书”“点染年华”等。春联一般是对偶的上下二联,讲究平仄格律,对仗工整,以“仄起平收”判断,上联贴在门左,下联贴在门右。也有人以门楣横批的首字左右位置确定上下联语的位置。对联多吉祥语,寄托着人们特别的期待。
  除门庭焕然一新之外,人们还要洁净自身,理发、沐浴,除去一年的尘秽,获得新年好运。
  (选编自萧放《春节的历史与文化》)
  材料二
  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产生和继承、发展了许多节日。现在只要打开古代《岁时广记》一类的文献看看,就会使你感到惊异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节日?是古人闲着无事干,或者他们物力、精力过剩,所以要来弄弄这种“四时八节”吗?不是的。尽管过去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年岁末时节,中国人会举行各种以辞旧迎新为根本的民俗仪式,这源于中国人心中一向存在的求新意识。
  B.辞年礼俗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汉唐的年画流行门神主题,到明清以后就扩展到各种表达喜庆吉祥的主题。
  C.岁时广记》记录了古代许多节日,其中有些节日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可笑,但它们被创造出来有其当时的需求。
  D.传统文化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改变,这为文化进化理论提供了可靠的事实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作者举富裕人家借辞年礼资助亲友、各级党委慰问困难群众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亲友间馈赠礼物是主要的辞年礼俗。
  B.材料一作者以“二十三,祭灶王”“二十四,打扬尘”等民谣引出民俗,意在说明辞年礼俗中还包括对自我精神的洁净与环境的清洁。
  C.材料二作者认为相对于端午洒雄黄酒、六月六晒衣物等民俗活动,追傩、钉桃符等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的存在意义就显得不大了。
  D.材料二作者认为七夕节女儿月下穿针、中秋节玩兔儿爷等活动,虽然没有社会或科学意义,但因其民族的传统生活情趣,应该予以保留。
  3.根据材料一,以下各项最符合春联要求的一项是(3分)
  A.上联:风调雨顺家家乐 下联:张灯结彩处处春
  B.上联:春回大地万物苏 下联:福满人间喜气盈
  C.上联:金乌报喜吉光照 下联:玉燕迎春福气来
  D.上联:黄菊倚风村酒好 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
  4.请结合两则材料,谈一谈中国节日礼俗中蕴含着哪些积极的民族品格。(4分)
  5.春节期间,小明不愿跟随父母参加亲友聚会,请你根据材料陈述小明应该参加的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阿姐志鹃
  邓友梅
  我知道阿姐会生气,因为遗体告别那天我哭了,当着一屋人我出声痛哭。她警告过我:“小邓,你记住,你要是再当众哭鼻子,我永远再不理你,我是说话算话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