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00字。
2006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特色解读与满分作文选评
安徽省歙县二中 程鸣 邮编245200 电话0559-3332140 13965527291
【真题放送】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我是一本书,……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6)不得抄袭。
【特色述评】
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标准都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开放、多元的个性发展,更加重视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2006安徽省高考作文命题就充分体现了这样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创新实践,多向思维。
2006年是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命题者心态平和,保持了一种稳健的态度,命制的作文题延续了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卷命题形式和风格——继续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但是稳中求新,又有一定的变化。
首先,话题呈现形式借鉴了前几年上海市(“杂”、“忙”)和2005年年江西省(“脸”)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独词话题的形式出现。提示材料语言优美,包含了一定的哲理。第一段话是几个比喻句组成的排比句,点明了读的范围和内容,明确告诉考生既可以“读” 自然,也可以“读” 社会;既可以“读” 父母,也可以“读”老师;既可以“读” 同学,也可以“读”自我等等。第二段第一句话阐释了什么是“读”,接着是由几个四字句组成的排比段,采用的是递进式的语句展开,阐明了“读”的意义。
第二,限制性与开放性有机结合。安徽的这道作文题既有很强的限制性,又有很大的开放性。话题作文的特点决定了考生只能在规定的话题范围内写作,但是,话题“读”题目宽泛,比较直露,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