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9280字。
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地球每天都在自转,我们才有了白天黑夜。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在地球上旋转时,因为摩擦力或其他因素,速度会逐渐慢下来,在太空旋转的地球也会慢下来吗?会,而且地球自转速度正阶梯式递减。
物质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其产生的角动量在未被完全抵消的情况下会聚集朝向同一个方向,这便形成了天体自转的最初力量。此外,天体的自转还受到其它因素影响。这也是地球自转减速的原因。比如潮汐力,这种力的耗散作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简单说来,月球引力使得地球水体被拉伸,出现潮涨潮落,潮水摩擦海岸线,消耗了地球的能量导致地球自转降速;地球内部变化也可能会施加影响,按角动量守恒原理,地球内部物质如果集中,它的自转速度就一定要变快;相反,如果地幔中大量高密度物质侵位浅层或喷出地表,加大地球转动的惯性矩,其自转速度必然变慢。
近期,中国科学家发现了7亿年来地球自转阶梯式减速的过程。他们结合地质记录和天文理论计算,分析了地质样品中自转速率变化的“化石钟”(如古珊瑚礁、叠层石等),通过测量这些样本中保存的地球自转周期性变化留下的痕边(如日、年纹石),发现了过去数亿年间地球自转速度一直保持着“减速-平稳-减速-平稳”的阶梯状演化模式。
揭开此模式后,科学家计算出在过去7亿年至2亿年前,地月距离增加了约20000公里,日长增加了约2.2小时。也就是说,7亿年前,一天只有约20个小时;而在2亿年前,一天延长到23个小时。
通过对比同时期的生物演化数据、海洋地球化学数据等,科学家还发现地球自转的两个主要减速期可能为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一次发生在5.5亿年前,正值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夕,可能与当时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增加有关。第二次发生在2.5亿年前,这个时期对应了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之后的生态系统复苏,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可能为新生命的适应与辐射提供了条件。
目前来看,地球减速最直接的影响是日长改变,与其对应的光照时长及频率发生变化,会影响天气和昼夜温度梯度,进而影响气候,随即对植物生长等产生影响。这些变化促使生物圈发生重大调整,影响物种的分布、繁衍和灭绝。
那地球目前还在减速么?答案是肯定的。根据2024年《自然》杂志上通过分析同源地震数据所得到的研究结果,自2010年以来,内地核的自转速度逐渐下降,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由于引力拖曳效应,地球外部圈层的自转速度也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地球的运行速度。
这种微妙改变不仅关乎高精度的科学研究,还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地球自转导致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入射角不断变化,自转速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日照的强度;地球自转会直接影响大气环流和季风的形成,从而影响到气候系统。此外,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还会影响人体生物钟与作息规律,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精准性和航天航空、通信等领域的测量和校准等。因此,地球自转减速的研究不仅是对地球科学的探索,更是对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深刻洞察。
(摘编自董汉文《地球在偷偷“变慢”,未来一天可能延长到25小时?》)
材料二:
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可以通过测量地球日长(Length of day,简称LOD)来衡量,LOD是指一天的实际长度与标准长度86400秒之间的差值。
地球自转速率并非恒定不变,历史上地球曾经历过多次波动。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月球引力产生的潮汐摩擦力,它就像一个无形的刹车片,持续地减缓着地球的自转速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对运动中,未被完全抵消的角动量朝同一个方向聚集,形成了天体自转的最初力量。
B. 在过去7亿年至2亿年前,地月距离增加了约20000公里,使日长增加了约2.2小时。
C.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夕是地球自转的第一个减速期,与当时生物多样性急剧增加有关。
D. 极地地区冰盖融化,海水大量增多,导致地球质量变大,从而减缓了地球自转的速度。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问题,但二者切入的角度不同。
B. 材料一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使文章准确、简明和生动。
C. 材料二中通过分析预测的数据,研究人员认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不容乐观。
D. 材料一、二标题均使用问句形式,既点明说明对象,又引发读者思考。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地球自转演化模式,地球自转速度变慢之后又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平稳状态。
B. 通过对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研究,可以预测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
C. 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对依赖精确时间同步的技术系统和应用领域有较大影响。
D. 温室气体持续排放,气候变化会成为当下影响地球自转速率的最主要因素。
4. 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
5. “地球自转变慢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2024年,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荷兰国内面临一系列难题:海产品产量逐年减少、海平面上升……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地球自转变慢”与此的关系。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以地球自转减速为核心,从科学探究、历史演化、气候变化的角度深入分析问题。材料一详细叙述了地球自转减速的原因、阶段及地质和生态影响,侧重科学探究成果;材料二强调了气候变化的新因素及对地球系统的深远影响,展现时代紧迫性。文章逻辑清晰,数据详实,论述兼具科普性和思辨性,引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反思。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使……”错误,材料一提到“在过去7亿年至2亿年前,地月距离增加了约20000公里,日长增加了约2.2小时”,但并没有表明地月距离增加是日长增加的原因,选项强加因果。
C.“与当时生物多样性急剧增加有关”错误,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发生在5.5亿年前,正值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夕,可能与当时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增加有关”,“可能”表明只是一种推测,并非肯定关系,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D.“海水大量增多,导致地球质量变大”错误,材料二说“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盖加速融化。这些冰盖的融化导致大量的水体从极地地区流向赤道地区,地球的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从而减缓了自转速度”,并非是因为海水大量增多使地球质量变大导致自转速度减缓,而是地球的质量分布变化导致的。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白色寂静(节选)注
杰克•伦敦
①“驾!波尔第!走啦!”梅森舞动鞭子,狗在雪橇压出的冰辙上低嗥着,一声令下,雪橇便疾驰而出。露丝作为第二队紧跟着,基德帮她起动上路,自己殿后。
②尽管基德体格魁伟,一拳可击倒一头公牛,但他却不忍打这些可怜的东西,没一个驾狗雪橇的人像他这样。一看到狗吃苦就流泪。“好啦,上路吧,可怜的疼脚鬼们。”试了几回,狗们没能拖动满载的雪橇,他低声哄着它们。狗们呜咽着,雪橇终于拉动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