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5130字。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4七下•泸县期末)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志当存高远”海报 (如图)
  【材料二】
  坚定志向   不懈奋斗
  ①青春如朝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人的青春该如何度过才能绽放璀璨的光华?
  ②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落下帷幕,冰雪健儿追逐梦想、不懈拼搏的故事仍让人记忆犹新、倍受鼓舞: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徐梦桃,出战4届冬奥会,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金牌;单板滑雪小将苏翊鸣,一直渴望在“家门口”的冬奥会取得佳绩,常常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最终收获了一枚宝贵的金牌……每个辉煌战绩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坚定不移的志向,一段坚持不懈的奋斗历史。
  ③翻阅历史长卷,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中,都活跃着一批心系国家民族的青年: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仅28岁,他们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群来自大城市的青年来到金银滩,隐姓埋名、一铲一锹,参与书写了惊天动地的“两弹”传奇……支持他们克服恶劣条件、成就光辉事业的,无疑是坚定远大的志向。
  ④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如今我们正昂首闹步走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科研攻关……无数舞台正等待广大青年一试身手。青年人更应该结合自身兴趣与所学知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人生价值。只有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让青春绽放更亮丽的色彩。
  ⑤有些青年人不是没有目标,只是改变得太快。学语言、考证书……开年时有许多想法,到年末发现真正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有人说,看到目标不可实现,就应该早些转换方向,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可是,一些人只是在略作尝试、稍遇挫折之后,就轻率地断言“我做不到”。事实上,奋斗不仅要靠激情支撑,更要靠汗水浇灌。克服奋斗路上的困难,不仅要有敢闯敢干的勇气、开拓进取的品格,更要有恒久的坚持、踏实的付出。贵州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建参加学校“博士村长”计划,挑灯夜战、通宵实验,终于研究出成熟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兴农;西南石油大学2019级本科生刘宸,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在“国际军事比赛——2019”中获得3枚金牌,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他在高强度训练中的咬牙坚持正是这些平 凡英雄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青年人尤其要做追梦路上的奋进者、开拓者、搏击者,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激情奋斗中绽放光芒。
  ⑥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时间是不等人的,过一年,便要进一步。习近平主席在2022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青年作为最有朝气、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应当坚定志向、不懈奋斗,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在刚刚落幕的北京冬奥会上,当时未满18岁的苏翊鸣拿到了中国单板滑雪在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创造了历史,更用他的志气、勇气、胸怀感染和激励了无数人。在冬奥赛场上,许多像苏翊鸣这样的中国冰雪健儿展现出奋勇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在无数青少年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选自新华网《在追梦者的时代,奋斗是最好的答卷》,有改动)
  1.请简要介绍【材料一】“志当存高远”海报主体图形的内容,并写出寓意。
  2.请写出【材料二】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3.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提到苏翊鸣事例,两文阐述事例时各有侧重,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024七下•罗湖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根据2024年1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报告(2023年度) 制作》)
  【材料二】
  ①来,到博物馆来!
  ②青铜玉器映照着民族的品格,竹简木牍链接着文明的过去和现在,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物见证着历史,也让一个国家知道自己从何处走来,又将如何赓续。
  ③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走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