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3640字。

  吉林省2025届中考语文预热模拟卷
  语文试卷共10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5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小宇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一本名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图书,这是清光绪年间(1901年)的一本识字课本,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书中对于“天”的解释引起了小宇的兴趣,小宇想制作一期板报,用“说文解字”“不同释义”“文表转换”“文化探源”四个板块展现探究的收获,请你帮他完成具体的任务。
  1.【说文解字】根据小宇提供的汉字演变图片和《说文解字》的解释,请你探究“天”的造字方法并写出依据。(2分)
  ——《说文解字•一部》
  2.【不同释义】《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新华字典》对于“天”字的解释差别很大,小宇列出了两种释义,请你写一段话简要说明二者的不同。(2分)
  至高无上曰天。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愈远则愈薄。以风雨表测之,高千尺,气轻三十之一;高万有六百尺,轻三之一;高万八千尺,轻二之一;高至二百余里而气尽,气尽则空,故曰天空。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新华字典》
  3.【文表转换】小宇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对“天”字的解释转换为图表,请你帮助他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天”字的解释
  高度 稀薄程度
  一千尺 约333米 轻三十之一
  万有六百尺 约3533米 ①________
  ②______ 约6000米 轻二之一
  二百余里 约100000米 ③________
  4.【文化探源】由“至高无上曰天”,小宇联想到《少年中国说》。请你结合他摘录的内容,谈谈梁启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以及“我中国少年”之责任与使命。(3分)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在进行文化探源时,小宇发现“天”还经常出现于古诗文中,他拟写了一段文字作为结束语,请你在横线处补写相应内容。(6分)
  天空辽远,这里有壮志豪情。“晴空一鹤排云上,①_____________”,是刘禹锡的豪情;“②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天地阔大,包容万象。这里有“③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的幻景;有“雾凇沆砀,④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的苍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居天下之广居,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是大丈夫立足于天下的根本;“⑦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胸怀天下的政治理想;“无限山河泪,⑧_____________”是夏完淳为理想而奋斗的绝唱。“天”,已然成为中国人专属的文化密码。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对比阅读(15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题。
  【甲】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