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360字。

  2024~2025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语文
  2025.0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6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填涂考试号。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5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任务。
  初夏清晨,暖阳还未拥抱整个城市,莲的粉白花瓣却已从青碧莲蓬中①(qiǎo)__________然舒展。其实,莲的翩跹来自于更久远的历史,先秦时期,《诗经》以“荷华”“菡萏”之名将莲写入华夏文明的初章;汉唐之际,莲又被②(fù)__________予有趣的生活情调,乐府《江南》以“鱼戏莲叶”美喻生命的欢愉;宋代大儒周敦颐,以名篇《爱莲说》赞赏莲为花中君子;不但明清文人在园林和书画间遍植清莲,而且以枯荷残叶平添人生况味;夏末秋初,当我们③(zhù)_________足荷塘,定会懂得:每一片凋零的荷瓣都是未被磨损的文化密码,在淤泥深处酝④(niàng)_________着下一个千年的觉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qiǎo)___________然          ②(fù)___________予
  ③(zhù)___________足           ④酝(niàng)___________
  (2)画横线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
  【答案】(1)    ①. 悄    ②. 赋    ③. 驻    ④. 酿   
  (2)明清文人不但在园林和书画间遍植清莲,而且以枯荷残叶平添人生况味。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悄然:qiǎo rán,形容安静而无声。
  ②赋予:fù yǔ,给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③驻足:zhù zú,停止脚步。
  ④酝酿:yùn niàng,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比喻事前讨论、磋商,交换意见,统一思想。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
  画线句主语和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两个句子主语一致,主语位于关联词语之前,“明清文人在园林和书画间遍植清莲”“以枯荷残叶平添人生况味”两个句子主语都是“明清文人”,故把“不但”和“明清文人”交换位置。
  改句:明清文人不但在园林和书画间遍植清莲,而且以枯荷残叶平添人生况味。
  2. 根据提示,补全表格。
  “莲”又称芙蓉、芙蕖等。篆书 (莲)由(艸,植物)、 (连,结合、续接)合成:“连”字中含“ (辶,足)”,表示水生植物节节环生,藕断丝连的根部。《说文解字》:“蓮,芙蕖之实也。从艸,連声。洛贤切(lián)。”可见“莲”字属于(1)________(A.形声B.会意)造字法,其本义是(2)__________。 《说文解字》:“荷柿,芙蕖叶。从艸,何声。胡哥切(hé)。”其注释:“芙蕖叶、是荷的本义。引申指茎、叶、花、实、根全体。”《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可见“荷”的本义更强调(3)____________,和“莲”的侧重点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莲”“荷”二字在意思上呈现出(4)___________的特点,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诗中所用的荷与莲,区别的用意仅在于避免用字之重复。
  【答案】    ①. A    ②. 芙蕖果实、莲子、莲藕、莲蓬    ③. 芙蕖叶    ④. 相互交融和重叠(或趋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构形方法及字义理解
  核心在于判断“莲”字的构形类型,需结合《说文解字》的解释,明确其构形方式(形声/会意)及本义。
  第一空,结合提示中的“从艸,連声”可知,其中“从艸”表示形旁(表意部分),“連声”表示声旁(表音部分)。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而会意字由多个表意符号组合表意。因此,“莲”属于形声字。故选A。
  第二空,结合提示中的“蓮,芙蕖之实也” 可知,“莲”指芙蕖的果实。故“莲”字的本义是芙蕖的果实,莲子、莲藕、莲蓬;
  第三空,结合提示中的“荷柿,芙蕖叶”“芙蕖叶、是荷的本义”可知,“荷”的本义更强调芙蕖叶,也就是荷叶。
  第四空,从提示中的“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