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40字。
《活板》课后练习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毕昇(shēng) 炀之(yáng) 和纸灰(huò) 更互(gēng)
B. 胶泥(jiāo) 燔土(fán) 群从(cóng) 宝藏(zàng)
C. 字印(yìn) 木格贮之(chǔ) 持就火炀之(yáng) 用讫(qì)
D. 瞬息(shùn) 以纸帖之(tiè) 不若燔土(fán) 殊不沾污(shū)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唐人尚未盛为之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B. 持就火炀之 / 瞬息可就
C. 又为活板 / 每字为一印
D. 以纸帖之 / 不以木为之者
3.下列句中 “以” 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A. 以草火烧
B. 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C.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 不以木为之者
4.下列对《活板》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详细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流程及优点。
B. 活板印刷术的主要特征是 “活”,如字印活、排版活、印刷活、拆版活等,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C. 文中用 “薄如钱唇” 来形容字模的厚度,用 “字平如砥” 来形容印刷后的字平整,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 活字印刷术虽然提高了印刷效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泥字不精整、易破裂,松脂等材料繁重周章等。
5.根据《活板》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活板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印刷效率,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B. 文中介绍活字印刷术时,先介绍刻字,再介绍制版、印刷、拆版等流程,层次分明。
C.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使用的是胶泥活字,后来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对其进行了改进。
D. 《活板》一文详细地记录了活字印刷术的全过程,是因为这项发明在当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答案:D (文中未提及活字印刷术在当时已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6.下列关于古代科技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梦溪笔谈》是一部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历法、地理、物理等诸多领域,作者是北宋的沈括。
B. 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称谓,如 “黄发” 指老人,“垂髫” 指儿童,“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
C.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 “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古人对年龄的称呼还有很多,如 “而立” 指三十岁,“不惑” 指四十岁,“花甲” 指五十岁,“古稀” 指七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