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96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现如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不取决于彼此的距离,而是取决于可以使用的交流技术。网络技术帮助我们连接远方的人们,更为准确地说,是连接很多来自远方的人。但奇怪的是,我们也变得更加孤独。我们总向别人吹嘘网上有多少好友,然而没有人可以让我们吐露内心的秘密,或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求助。
  互联网所形成的连接并没有把我们联系得更紧密,却让人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我们一旦忘记把手机放在什么地方,就变得焦虑不安。人们确保手机必须时刻在身上,仿佛那是自己的护身符。饭桌上,家庭成员很孤独地待在一起,每个人都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机。我们和网络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少。
  网络环境和跟真实的人打交道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人感到无聊,很容易就能和一些新朋友联系上;一个人匆忙地阅读一长串消息,并学会如何抓住“亮点”——夸张的标题往往能吸引注意力;游戏里面的动作总是被精简到一个从惊恐到安全、然后反复的模式。生活在网络环境中,没有所谓的“空闲时间”,人们即使在休憩或在旅行中,也难以找到独处的状态,安静让他们变得烦躁不安。
  我相信我们已经到达了一个反思的转折点,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我们可以从重拾一些过去认为是美德的行为开始。比如和朋友面对面聊天,无论在吃饭、锻炼还是在休息时,都不使用手机。诚然,手机和网络的多任务处理模式已在某种意义上重构我们的大脑,我们一旦试图专心起来,就得和自己作斗争。但是无论这有多么困难,都是时候让我们再次审视“独处、审慎、活在当下”的价值了。我们值得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只要记得提醒自己,我们才是能够决定怎样利用科技的人。
  (摘编自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
  材料二: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用一部专著《群体性孤独》向社会发出了灵魂拷问。《群体性孤独》观察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忽视了真实世界的社会关系。尽管与他人保持着联系,其交往却是浅层的,人们从在线联系中感受到的不是关爱和亲近,而是孤独和隔离。遗憾的是,特克尔的出发点存在偏误,她直接把人们数字社交导致群体性孤独当作事实,并依据过去的社会交往模式把“低头族”的行为判断为病态,而不是优先探讨沉浸于数字世界是否真的带来了群体性孤独。
  (a)数字技术赋能的连接泛在给社会带来了可见的变化,比如,生活中出现的“低头族”。这种现象作为普遍存在的事实,怎么可以被简单地诊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利用网络能够结识很多远方的人,但是又不得不在维持彼此友谊上,投入了比真实社交更多的时间。
  B.结合两则材料可知,“群体性孤独”是指人们在网络交往中感受到的孤独,表现为网络上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
  C.材料二认为,特克尔对“低头族”的严厉批评,反映其过分看重身体同场而误读了正在发生的社交革命。
  D.材料一、二都认识到数字技术对社交的影响,但前者强调真实社交更为重要,后者则强调数字社交更为重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最后一段的“独处”与前面的“孤独”明显有别,“独处”可以减少网络的不良影响,“孤独”属于沉迷网络带来的后果。
  B.材料一认为,手机和网络在某种意义上重构我们的大脑。对此,材料二并不认同,认为这反映特克尔在数字社交中的焦虑。
  C.俗话说,“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可以印证身体同场带来的有可能是互动共情,也有可能是孤独与隔阂。
  D.在材料二看来,特克尔关于群体性孤独的论述存在认识错误,也因为缺乏更宽广的学术视野而难以洞察现象的本质。
  3.从认识论的视角看,事实指可以被观测和验证的客观存在;观点则指个人的主观看法、判断或信念。材料二中提及的几个“事实”中,实际上属于“观点”的一项是(3分)
  A.(a)和(b)    B.(c)和(d)    C.(a)和(c)    D.(b)和(d)
  4.作为“互联网世代”,应当怎样更好地开展数字社交?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列出自己的发言要点。(4分)
  5.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分析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内涵。(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咳嗽天鹅
  铁凝
  天是越来越冷了,刘富早上醒来就想着,院子里那只天鹅,说什么也要给动物园送去。
  这时西屋传来香改的咳嗽声。香改是刘富的老婆,能干却生性邋遢。每次刘富要找件衣服就很不耐烦。一拉开柜门,里边的衣服裤子犹如洪水猛兽奔涌而出,劈头盖脸倾泻在刘富身上。就为了这个他和香改一直闹离婚,香改抗不住刘富的坚决,有一天气急地说:“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