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510字。

  山西省朔州市2025年中考第三次适应与模拟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 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古典之美(27分)
  1. 央视情景剧《山河诗长安》,通过传统与现代深度融合的艺术形式,再现盛世长安的恢宏景象,并串联起了与此相关的经典诗篇。下面是小明 同学写的观后感,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
  诗在,山河就在。《山河诗长安》为我们献上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盛宴。请听,“诗仙”李白慷慨吟诵,尽展“长风破浪会有时,(1)        ▲     ”(《行路难》)的自信昂扬;大街小巷人声鼎沸,再现“(2)       ▲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的太平景象;明月之下乐声缥缈,让人想到苏轼的“(3)       ▲       , 何似在人间”(《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大雁塔上鸡鸣日升,正应了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4)      ▲        ”(《登飞来峰》)。请看, 庄子笔下徙于南冥的鲲鹏“(5)     ▲      ,(6)       ▲        (《北冥有鱼》),是对大鹏振翅直上云霄的生动描摹;白居易眼中穿梭翻飞的鸟儿“(7)       ▲         ,(8)        ▲      ”(《钱塘湖春行》),是对西湖早春满目生机的热情赞美。盛世长安,喜迎宾客,孔子的“(9)      ▲     _,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传达了中国人最真挚的欢迎;挥手道别,后会有期,王勃的“海内存知己,(10)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蕴含着中国人最真挚的祝愿。山川无限,文脉绵延,这是中国人的终极浪漫。
  2. 请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找出表示惜别之情的诗句,并对其表达的情感
  做简要批注。    
  (2分)
  诗句:               
  批注:                 
  (二)
  在班级举行的“求学之路”交流会上,启智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 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  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 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  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  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  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3. 读准字音。给下面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 2 分 )
  (1)余幼时即嗜学
  (2)《兑命》曰
  4. 读懂句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 3 分 )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翻 译 :                ▲                
  (2)弗食,不知其旨也。
  翻译:                  ▲               
  5. 读出内涵。甲、乙两文均谈到了在求学之路上教与学的关系,但侧重点
  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这两篇选文中各自读出了什么道理。
  ( 4 分 )
  海  瑞  传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①乡试,署②南平教谕③。御史诣学宫,属  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 “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④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  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⑤,倒悬之。瑞曰:  “曩⑥胡公按部⑦,令所过毋供张⑧。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⑨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③。廷臣自杨最、杨爵  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