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560字。
浙江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下册第1-5单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面书写(3分)
根据相关内容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一、“传承文化基因”语文实践活动(19分)
1.(本题6分)阅读下面人物推荐词,完成相关任务。
在那亘古的年代里,河姆渡的山山水水zī(1)养着人杰地灵的家乡。余姚四先贤【甲】妇女小孩全都知道了,【乙】家家户户都明白了。高风亮节的严子陵、心学大师王阳明、民本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儒学传播者朱舜水。丰ráo(2)的四明大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余姚人,河姆渡人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余姚人向着新时代迈进。
(1)(2分)【任务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2分)【任务二】给加点字注音。
①亘古( ) ②锲而不舍( )
(3)(2分)【任务三】【甲】【乙】两处画线句子,请用意思相同的成语替换。
【甲】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
2.(本题2分)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是古诗文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秦时明汉时关”等。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古人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主对臣子的爱称,“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公”,是对男子的谦称。
D.古代地理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例如“洛阳”,在古代指在洛河之北。
3.(本题4分)传承理想文化基因。请你根据内容提示填空。
古人在诗文中寄托着自己的理想,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面对可汗的赏识,木兰陈说真切无悔的夙愿:“①__________,送儿还故乡”(《木兰诗》);面对雄奇的泰山,杜甫立下意气风发的壮志:“②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面对纷扰的政坛,王安石表达无所畏惧的态度:“不畏浮云遮望眼,③__________”(《登飞来峰》)。吟咏诗文,我们感受着他们的笃定和坚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