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60字。
云南省楚雄州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押题卷(二)语文试题
(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晨曦初露,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新的一天悄(qiǎo)然开启。古人凭借卓越的才智,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将一日的光阴______________成十二个各具风貌的章节——十二时辰。这一时间划分制度在汉代已经萌芽,当时人们开始采用“十二地支”的顺序来标识一天中的各个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逐渐发展______________,并在唐宋时期广泛普及,最终成了中国人普遍使用的时间计量方法。
在此之前,古人采用的是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时称计时法,巧妙地结合了太阳的运行、自然现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规律,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段。除了时称计时外,古人还使用漏刻计时法。漏刻的发明让人们无须濒繁观测天文现象就能随时知晓时间,减少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标志着中国古代时间计量技术的一大进步。这种计时方法不仅精确度高,还蕴(yùn)含着丰富的文化______________和情感价值。古代文人常常在诗词中提及漏刻,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十二时辰不仅细腻地描绘了古人对时间的把握,更体现了他们深邃(suì)的人生智慧。如果说子时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为新的一天铺垫宁静的气氛(fèn),那么到了丑时,金鸡初啼,太阳在地平线之下蓄势待发,光芒初露,新的一天即将拉开序幕。古代常以晨钟暮鼓的形式,宣告一天的开始与结束。随着太阳落下,晚间的计时开始。子时,人们都已______________入眠,而露水凝结成霜,月光洒落,烟雾缭绕之中,蝙蝠出没,为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活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二时辰尽管是中国古代时间的诗意表达,更是中国人生活哲学的深刻体现。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悄(qiǎo) B. 蕴(yùn) C. 邃(suì) D. 氛(fèn)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濒繁 B. 万籁俱寂 C. 蓄势 D. 缭绕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精心雕刻 完善 内容 安然
B. 精心雕琢 完善 内涵 安然
C. 精心雕刻 完备 内涵 坦然
D. 精心雕琢 完备 内容 坦然
4.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二时辰尽管是中国古代时间的诗意表达,但是中国人生活哲学的深刻体现。
B. 十二时辰尽管是中国古代时间 诗意表达,所以是中国人生活哲学的深刻体现。
C. 十二时辰不仅是中国古代时间的诗意表达,更是中国人生活哲学的深刻体现。
D. 十二时辰虽然是中国古代时间的诗意表达,更是中国人生活哲学的深刻体现。
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人的生活图景以菜市场为圆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不能没有菜市场。
①弄堂小巷、露天棚市,每个人都是寻常生活的诗人
②也是活色生香的朋友圈,安于鸡毛蒜皮、家长里短
③这里是一方风土的入口,永远熙熙攘攘、热气腾腾
④采撷食材、烹煮人间烟火,日子在砧板与灶台间氤氲成暖
⑤市井之中有大道,烟火之间有真情
A. ③②①④⑤ B. ④②③⑤① C. ③④②①⑤ D. ④②③①⑤
6. 名篇名句默写。
(1)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陆游《游山西村》中既写出春社欢快,又写出民风的淳朴可爱,表达对古老的乡土风俗的赞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的生活态度可以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陶渊明的《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