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890字。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乡间,人声鼎沸,一群孩子在捉栖(qī)息于草丛中的蟋蟀。他们的方法千篇一律:蹲在地上,        有几分粗犷(guǎng)和不羁,然后,搜寻,当草丛中出现一只蟋蟀,孩子们便       往前一扑,想用手捂住蟋蟀,但往往孩子们刚一行动,蟋蟀就逃窜(cuàn)到别处,很难抓到。
  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少年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发现少年的瓶子里都是品相极好的蟋蟀。当别的孩子累得无精打彩却收获甚微的时候,这个少年         抓住了这么多蟋蟀,确实不简单。
  一问才知,原来这少年捉蟋蟀的方法确实别出心裁。他是站着在草丛中行走,目的是为了惊起蟋蟀。蟋蟀现身后,也并不急着去抓,而是密切关注着隐匿(mì)蟋蟀的动向,然后逼其跳跃,待其跳跃到另一处时再去惊扰,逼其再次跳跃。如此反复几次,蟋蟀走投无路且乏力之时,用脚吓唬,也只能慢腾腾地趴着走了,少年便如捡珍珠般“捡回”蟋蟀,放入瓶罐中。
  我被少年         了,也许,不急于拥有,才能拥有得更多,越耐心地过好当下,也才能越成功地拥有未来。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栖(qī) B. 犷(guǎng) C. 窜(cuàn) D. 匿(mì)
  2. 文中加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人声鼎沸 B. 无精打彩 C. 别出心裁 D. 走投无路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姿态     匆忙    果然    佩服 B. 姿势     匆忙    竟然    折服
  C. 姿势     慌忙    竟然    折服 D. 姿态     慌忙    果然    佩服
  4. 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义重复 B. 成分残缺 C. 不合逻辑 D. 搭配不当
  【答案】1. D    2. B    3. C    4.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D.匿(mì)——nì;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B.无精打彩——无精打采;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一空,姿态:指容貌神态,样子,风格,气度等。姿势:指身姿架势和呈现的样子;状态,形势。句中形容孩子们捉蟋蟀时的身姿架势,用“姿势”恰当;
  二空,匆忙:忙碌;急忙。慌忙:急忙。紧张、急迫的样子。句中形容孩子们急迫向前扑上去捉蟋蟀,用“慌忙”恰当;
  三空,果然:果真如此。指事实与预料的相同。竟然:表示出乎意料。句中形容这个少年和其他人不同,出乎意料抓住了许多蟋蟀,用“竟然”恰当;
  四空,佩服:尊敬而对其口服心服。折服:①说服;使屈服。②信服。句中形容对少年捉蟋蟀的智慧感到心服口服,用“折服”恰当;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画线句“目的是……”与“是为了……”句式杂糅,删去“目的”或“为了”;
  故选A。
  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过,在传统文化中,清明除了扫墓,          。          。           。          ,          ,并不仅是旅游的一种游山玩水。
  ①而清明前后的踏青郊游 ②旅游,可以在一年四季的任何时候 ③这一点意义,常常被今天的人仅仅认为是旅游 ④还有一重要意义,便是踏青郊游 ⑤其实,并不这么简单
  A. ⑤①③④② B. ⑤②④①③ C. ④⑤③②① D. ④③⑤②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④句中的“还有”紧承空白处前句中的“除了”,是首句。
  ③句中的“这一点意义”指的是④句中的“还有一重要意义”,是第二句。
  ⑤句中的“并不这么简单”紧承③句中的“常常被今天的人仅仅认为是旅游”,是第三句。
  ②①句是对第⑤句的具体解说,①句中的“而”与②句构成了转折关系。故最后两句为②①。
  故选D。
  6. 名篇名句默写。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诗词中,环境描写总为抒情服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李白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两句用乐景写哀情,写出崔颢对故乡的思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运用拟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