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00字。《漫话清高》说课稿
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  洪申健
一、教材分析
《漫话清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说理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往往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单元教学目标是品味这些散文的情趣和理趣,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
    “清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和价值观念。清,水也;高,山也。清高者,其为人必清白如水,孤高如山。金开诚先生在他的《漫话清高》一文中,旁征博引,融通古今,以“漫话”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到“清高”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价值取向及其思想行为在当今社会中的表现。教学重点是领会作者对清高内涵的界定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难点是认识清高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本文特点,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清高”的内涵及历史上的清高人物。
2、思考“清高”的当代意义。 
3、品味文化随笔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习”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文本研习,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和作者的主要观点。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什么叫清高”?孔子后裔、秦末儒生孔鲋在《孔丛子》中这样概括清高的品质:“夫清高之节,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虑,择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当代学者王彬彬在《死在路上》一书中说:“清高是一种不同于世俗、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范,是一种自尊、自爱和自信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把精神比物质看得更重,把心灵比口腹看得更重,把洁净比豪奢看得更重的处世方式。说到底,它是一种人格追求,是有着明确和强烈的人格意识的一种表现。”今天的世俗之人则用嘲笑的语气谈论清高:“清高就是蜻蜓飞的很高。” 下面我们来聆听北大教授金开诚先生的观点。
(二)速读课文,概括段意:(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第1节:清高释义                —— 清白正直,为人孤高。 
第2节:清高第一人              —— 拒绝帝位,颍水洗耳的许由
第3节:清高与富贵无缘          —— 如诸葛亮、苏武、魏徵等因做官而不得评为清高
第4节:清高与富贵无缘          —— 如陶渊明辞官归隐,与富贵绝无因缘
第5节:要享有清高之名,必须有才—— 如陶渊明、林和靖的文才,倪云林的画才
第6节:评定清高是相当严格的    —— 李白 
第7节:评定清高的标准是模糊的  —— 孟浩然 
缩8节:“清高”观念的现实意义 
—— 根据以上概括,可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 第一部分(1——7):清高在古代 
第二部分(第8节):清高在当代 
(三)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