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400字。
2025年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四)
语文
姓名_____准考证号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站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1. 学校诗社举办“插上想象的翅膀”佳句辑录活动。下面是诗社制作的诗词积累卡,请你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想象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想象春风拂过,实为冬雪压枝,景象壮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想象敌军压境,守军严阵以待,画面震撼。(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想象身在沙场,军帐将士云集,豪情万丈。(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____”,想象大鹏击水、振翅飞上云霄,令人神往。(《北冥有鱼》)
想象可以奏响情志的华章 (5)“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托月传情,天涯咫尺,心中深情无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挽弓射敌,壮志凌云,满腔报国热忱。(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银河流转,神流天外,寄托浪漫情思。(李清照《渔家傲》)
(8)“______,______”,老少和睦,怡然自得,勾勒理想生活。(陶渊明《桃花源记》)
通过文字,感受跨越时空的壮美与力量,实现心灵的远航与情感的共鸣。
【答案】 ①.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 甲光向日金鳞开 ③. 八百里分麾下炙 ④. 水击三千里 ⑤.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⑥.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⑦.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⑧. 天接云涛连晓雾 ⑨. 黄发垂髫 ⑩. 并怡然自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鳞、麾、炙、随、雕、满、雾、垂、髫。
2.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凝练的笔触绘就江景,妙在炼字。请赏读颔联,结合诗歌内容补全赏析批注。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批注
颔联“平”“阔”“正”“悬”四字极为精妙:“潮平”,①______;②______”,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诗句妙在通过“风正帆悬”这一小景,巧妙烘托出“平野开阔”的宏大景象。
【答案】 ①. 两岸才显得开阔 ②. 风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平”字精准地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江水与岸齐平,展现出视野的开阔;“阔”字进一步描绘出江水上涨后,两岸与江水相平,整个江面显得无比宽阔的宏大场面;“正”字描绘出风的方向合适,既不是逆风也不是狂风,而是顺风且风力适中;“悬”字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风正的情况下,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姿态。
①根据“‘潮平’”可知,后面应阐述“潮平”带来的结果,“潮平”使得两岸之间水面变得宽阔,所以可填“两岸才显得宽阔”。
②根据“帆才有悬空的态势”可知,前面应填写帆悬空的原因,结合诗歌内容,是因为风顺才会有悬空的态势,所以可填“风正”。
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小题。
【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字字珠玑。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
(2)树林阴翳 翳:______
4. 句句蕴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